秀莲依旧执着地在村里四处打听着关于那天救下建军的老者的消息。她挨家挨户地询问,那眼神中满是急切与疑惑。
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秀莲碰到了张大妈,她赶忙上前拉住张大妈的手,急切地问道:“张大妈,您还记得前几天建军溺水,有个老人救了建军那事儿不?您有没有看到那个老人啊?”
张大妈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茫然:“哎呀,秀莲啊,我这整天忙着家里那些事儿,真没注意到有这么个老者啊。”
秀莲无奈地点点头,又走向了王大爷家。敲开门后,她满脸期待地问王大爷:“王大爷,您知道不知道前几天救建军的那个老人啊?能不能给我说说他长啥样,往哪儿去了呀?”
王大爷摸着胡子,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秀莲啊,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那天我在屋里休息,没瞧见有这么个人啊。你这事儿啊,还真不好找线索。”
望着那一个个否定的答复,秀莲不禁暗自思忖:难道真的是有神人相助?这个念头在她心中越发强烈,可又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这让她满心都是疑惑,如同被一团迷雾笼罩着,看不清真相。
与此同时,福生和翠兰听闻了铁牛溺水的惊险之事,心急火燎地便往秀莲家赶去。路上,翠兰焦急地对福生说:“福生啊,你说这孩子怎么就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呢?可别出啥大事啊。”
福生紧皱着眉头,加快了脚步,边跑边说:“唉,谁知道啊。现在就盼着建军没事儿。咱得赶紧去看看。”
一进秀莲家的门,福生急切地询问秀莲:“秀莲,建军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伤到哪儿啊?”
秀莲赶忙迎上来,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说道:“哥,你们来了。建军现在好多了,就是受了点惊吓。”
翠兰心疼地拉过建军的手,仔细端详着,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哎呀,这可真是吓死人了,以后可得小心点儿啊,可不能再让家里人这么揪心了。”
福生也在一旁重重地点头,目光中满是关切,他对建军说:“建军啊,以后可不能再自己一个人去水库了,知道不?这多危险啊。”
建军乖巧地点点头:“知道了,舅舅。”
他们还不忘叮嘱秀莲:“秀莲啊,以后俩孩子的事情,你可得千万放在心上,不能有一丁点儿的马虎。这孩子啊,就是家里的宝,得护好了。”
秀莲连忙点头应是,眼睛里闪烁着感激的泪花:“放心吧,哥,我肯定会多留意的。”
当福生和翠兰听说那位救人的老者在救完人后便离奇失踪,两人也不禁露出诧异的神情。
福生疑惑地说:“这事儿可真是奇怪啊,翠兰,你说这老人救完人怎么就没影了呢?”
翠兰皱着眉头,思索着说:“我也觉得奇怪。咱在这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以前还真没遇到过这种事情。”
福生挠了挠头,感慨道:“或许真是有神人相助呢。这冥冥之中啊,说不定是有什么保佑。”
翠兰也附和着说:“是啊,不管怎么样,孩子没事就好,这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时光匆匆,转眼间,立秋悄然来临。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福生望着那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心中也燃起了新的希望和计划。他对翠兰说:“翠兰啊,你看这庄稼长得多好啊,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等收秋过后,我打算把房子粉刷一番,争取今年春节能在新房里面过年。”
翠兰眼睛一亮,笑着说:“那敢情好啊,福生。咱这房子也该好好收拾收拾了。到时候,雪白的墙壁,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新房里过春节,多好啊。”
福生笑着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咱得把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收秋后,福生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玉米、红薯、花生等粮食,心中满是感慨。这些都是一家人辛苦劳作的成果啊。他仔细地将这些粮食分了分,留了一部分作为一家人的口粮,那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剩下的,他便不辞辛劳地用担子挑着,来到了热闹的镇上售卖。家里那一片郁郁葱葱的菜地里产出的新鲜蔬菜,也被他定期带到镇上去卖,那鲜嫩欲滴的模样,引得不少人驻足购买。
若是有空余的时间,福生还会和他爹一起,背着背篓,踏入那神秘幽深的山里采摘草药。山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弥漫着各种草药独特的香气。他们穿梭在茂密的树林间,仔细寻找着那些珍贵的草药,只为了能多挣些钱,早点把那沉重的负债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