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木然,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既然事情相隔十年,我和老孙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了 同一个地方,那么,很简单,我就再次从十年前我误入的时间和位置再次尝试进入就好了嘛,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率,但是总比没头苍蝇一样乱找靠谱的多。
仲坤大师沉吟半晌,看向老孙,“让我师弟看看那块狗tou金,或许能有发现。”
老孙面露难色,“不是我舍不得,张老弟是大师你的师弟,我就更不能害他,这狗tou金我找到之后,就受到了诅咒,我是怕......”
对啊,谁知道这玩意会不会看我也顺眼,给我身上也弄进去点金子。
仲坤大师微微摇头,“应该不会,咱们之前所有的线索综合在一起,诅咒的源头应该就是你打开仓库时候,里面被事先放好的某个机关,那个机关才是诱因,否则,这么多东西,你的伙计包括我,为什么都没有出现和你一样的情况呢?”
想想也对,确实不应该疑神疑鬼,于是我点了点头。
“让我看看吧。”
老孙于是把我带到了专门放置二号仓库里面线索寻找到的物件的一间无菌室。里面大大小小摆放了几十件东西,青铜器、古剑、瓷器、玉器等等,无一不是世间珍宝的级别。老孙掏出钥匙,打开门后暗格的保险柜,拿出一大一小两个锦盒放在我的面前。
我打开大的锦盒,里面一块黄澄澄的金块呈现在眼前,形状不规则,但是表面光滑,一看就是天然形成的,我沉吟片刻,伸手入锦盒,把金块拿了起来。
手头颇重,虽然不是足金,但是狗tou金的成色能够达到明黄色,也接近90%多的纯度,是非常压手的,我左右端详了半晌,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我放下金子,打开了小的锦盒,里面一方黑中透绿的印章静静的摆放在锦盒中,印首雕刻着九龙戏珠,我轻轻拿起印玺,下面用篆书阳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三国志记载,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后,江东孙坚于一枯井中寻得大汗传国宝玺,此玺据说来自春秋战国的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由秦王统一六国后,讲和氏璧切割雕刻,印首雕刻九龙戏珠,印文阳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此流传,得此传国玉玺方为正统,可统领天下。东汉末期,朝廷混乱,民不聊生,宝玺从宫中流出,被江东孙坚所得,然孙坚未有天子之命,得后惨死,后宝玺辗转易主后不知所踪。于是,汉后王朝截无传国宝玺,也有方士言道,汉后无人皇,就是因为没有传国宝玺的承认。
”这么说,其实传国宝玺是不详之物,和氏璧按照记载应该是接近和田玉的,玉为阳,皇气为至阳,沾染不详为至阳生阴,主鳏寡孤独夭,确实不是寻常命格的人能够驾驭之物。“我边端详印玺边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仲坤大师暗暗叫好,”不愧是师弟,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这方印玺是千年阴沉木金丝楠雕刻而成,阴沉木为至阴,金丝楠本位棺椁停灵常用材质,阴上加阴乃极阴,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人皇象征,我觉得应该是阴极生阳,理应是吉祥之物。“
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仲坤不解,我解释道,
”若传国玉玺为始皇所用,一直用至东汉末年,那么由这方玉玺盖印定论之下,不知造了多少杀孽,压住多少亡魂,所有后汉之后,玉玺失落。这方木印如果是仿造传国宝玺制作,那么既然材质与之相反,那么用途,也该与之相反,那么,这方印玺.......“我把印玺放回盒内
仲坤大师和老孙片刻之间,反映过来,齐齐看向印玺
”这方印玺,据我猜测应该就是决定生还之用,时间能够决定生的地方.....“
我们三人异口同声说出两个字,
”地府!“
这世间真的存在地府这个东西嘛,千年以来众说纷纭,几乎所有有神论者都笃信地府的存在,并且认为因果轮回,做好事能够得好报,做恶事死后下地府受尽折磨,承受恶果。
我曾经在考上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跑到师父家,那时的师父已经卧床不起,但是奇怪的是,虽然师父已经无法下床,但是并没有糊涂,并且思维的敏捷程度依然远胜于当年十九岁的我。并且自从幼年拜师之后,师父几乎一直是这个样子,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一直很好,并没有年纪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种腐朽的感觉。
我问师父,“师父,有地府吗?有神仙吗?”
师父斜眼看了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