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来。
文房清供是我们国家古代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叫文房杂器,今天大家津津乐道的文玩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最早的文房清供种类繁多,比如笔筒啊,笔洗,墨盒,墨床,镇尺,臂搁,竹制的裁刀,印章,印盒等等。
里面包含的工艺也是琳琅满目,绘画,书法,烧造,雕刻,镶嵌等等,用到的材质更是五花八门,金、银、铜、铁、玉石、漆器、陶瓷、玻璃、珐琅、竹、木、牙、角等等无所不备。
“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呢,我还以为我们玩的文玩就是手串呢。”阿鑫感慨道
“那橘子做香炉,不会烧坏了吗?再说,这是怎么做的啊,不拿在手里这是不敢信是橘子做的。”小沫重新拿起香炉,仔仔细细的端详起来
“每年入秋,挑个大皮厚的柑橘,放在太阳底下晒,让橘皮自然风干收缩,橘肉的水分自然风干成干之后就可以用小刀吧橘子上面的切下来一个盖子,小心的把里面干透的橘肉掏出来,然后清理干净之后,继续晒里面,等里外都晒干之后,里面先刷一层大漆,要这个天然的,然后外头的橘皮想上色就一样上漆,不想上色就直接用,第一次点香的时候要铺一点银屑碳的炭灰,以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每次燃香的时候还能闻到淡淡的橘香。”我滔滔不绝的讲着
“咱们也做几个吧,阿鑫。”小沫来了兴趣
“我觉着行,这不难啊,张哥说皮厚的水果都行,我回去做个柚子炉,我再做个菠萝炉....”阿鑫已经跃跃欲试
我不禁莞尔,“柚子炉倒是可以,菠萝我估计不行,而且,现在也过了时间了,晒这个得阳光充足,空气干燥,通风良好,否则就是一堆烂水果。”
“哦,这样啊,我就觉得没那么容易嘛,要不我们逛了那么多古玩店,怎么第一次见着呢。”小沫有点失望
我微微一笑,“这个小炉子你拿回去玩吧。”
“不不不,这怎么能行呢,张哥,这不合适。”小沫赶紧放下橘子炉,连连摆手
“没什么,这也是我随手做的,一个小东西而已,明年我还能做呢,你拿去玩吧,但是切记不要放在太干燥或者阳光长时间暴晒,那样容易损坏。”
“谢谢张哥!”小沫爱不释手的拿起小橘炉
我看了看表,“行了,今儿不早了,你们回去吧,这雪天不好叫车。”
阿鑫和小沫站起身来,向我道别
“张哥,别忘了房子的事儿。“小沫临走还不忘叮嘱我
“知道了,忘不了。”我送出楼栋门,目送二人离开。这时的小区已经漆黑一片,只有我家还亮着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我坐在店里慢慢的给画好的几个骨制彩绘最后修整边缘,对着光看了看,没有瑕疵,我把三块彩绘摆在了架子上,拨通了小颖的电话
“喂,颖姐,你的活干完了,对,三个都完成了,就差最后一道工序你就可以带走了,恩,几号?我看一下啊....”
我翻着手机的日历看了一下,
“下个星期三农历十月十五,你星期四这个时间来取就行,好的,好的。”我放下了电话
这时,店门开了,小沫裹得像大面包一样走了进来。今年的冬天确实格外寒冷
小沫一层一层的摘下厚厚的围巾,露出冻得通红的小脸
“今儿真冷啊,哥,”小沫接过我递过去的水杯,小口抿了一口茶水
“我倒是看出来了,你们这课是真不忙啊。”我笑着说
“这不是刚下课吗,唉,这个画好了啊,哥”小沫一下就被摆在架子上的三个骨制彩绘画吸引里过去
“恩,是啊,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完工了。”我并没站起身,依旧坐在柜台后小口喝着茶
小沫仔细的看着三张画,“张哥,你这画的也太好了吧,而且这用色,浓郁鲜艳又不失厚重。”
“这就是当时咱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颜料的原因,天然矿石磨成粉末做的颜料不光颜色鲜艳,并且不光经历多少岁月都不会因为空气氧化失色或者褪色。”
“哦,对,我们专业老师也是这么教的....”小沫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哥,为什么这三个人物都没有点眼睛啊?”小沫疑惑
我沉吟片刻,“这个画,眼睛位置使用的颜料比较特殊,必须在月圆之夜对着月光才能点睛。”
“哦,这还真没听说过....”小沫识趣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