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想要割掉,又谈何容易?
“既然这样,那你就留下了吧。”
……
李善长府中,胡惟庸正在焦急的等待。
“相国。”
见李善长回来,胡惟庸连忙迎了上去。
李善长点了点头,屏退身边人后,道:“惟庸啊,皇上的旨意估计过两日就会下来,你且做好准备吧。”
“真的?”
胡惟庸一阵激动,不过他很快又冷静下来:“相国,你真的这么肯定?”
“呵——”
李善长轻笑一声,一脸自信的道:“如果老夫连这都估算不对,那真是白当了这些年的相国了。”
“恩公!”
胡惟庸终于难掩激动之色,深深拜下……
……
事实上,对于李善长和胡惟庸之事,朱元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念在多年的情分上,他还是想要给李善长一个机会,但是李善长还是太贪恋他的权势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现在他们两个人,在朱元璋看来,不过两枚棋子罢了,随意拿捏。
朱元璋的心思还是放在朱辰新给的那本《资本论》上。
可是……
他横看竖看,还是看得一阵迷糊。
“看来还是等有时间去请教朱辰吧。”
朱元璋直接放弃了,相比于自己花费大量心思去搞懂那些东西,他更喜欢听朱辰给他讲。
同时,他还在思考一个问题。
朱辰说了,想要让大明跳出封建王朝国祚不过三百年的定律,不断地绵延下去,解决之道是提高生产力。
可怎么提高生产力,朱辰说得也比较的笼统。
放开思想,放开重农抑商等束缚百姓创造力的政策。
可怎么放开?
具体的措施又是什么?
这一切,都还需要从朱辰那里得到答案。
不过这些天他走不开,现在他把原本丢给朱标的很多事务又揽了回来,他不想朱标过于劳累,而且除了处理朝中的这些诸多事务以外,他还在等一个人的回归。
那便是前去浙闽等沿海一带剿寇的李文忠。
看李文忠这一次汇报的结果,他也好判断朱辰说的那些措施究竟有没有效果,效果如何?
这天,李文忠终于回来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