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北伐将士接风洗尘的庆功宴在皇宫中举行。
君臣皆大欢喜。
朱元璋自然是和徐达他们几个此次北伐的主要功臣坐一桌。
事实上,朱元璋也不时找徐达他们喝酒,甚至喝得差不多了,朱元璋还会与他们以布衣兄弟相称。
不过越是这样,徐达就越是恭慎。
每一次喝酒,徐达既不扫兴,也不会酒后失言。
而且每一次徐达凯旋归来,也从来不炫耀功劳,总是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笑终日。
所以这一次,就算没有朱元璋提醒,徐达也不会喝多,更不会酒后失言。
酒桌上,徐达一如既往的恭慎。
每每说到这次北伐建功的时候,徐达也总是归于皇上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
其他人也都习惯了,以为是徐达的谦虚与恭维。
但只有徐达自己知道,他并不是在谦虚,也不是在恭维。
朱元璋也是打哈哈,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的他有更加宏伟的目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其他人都还正喝在兴头上,朱元璋已经找个理由把徐达叫了出去。
徐达的心思其实一直都没有在喝酒上。
自从朱元璋在辇车上跟他说了那句话,徐达的心思就都在那上面了。
如果是以前,徐达也许不会太在意。
但是自从这次北伐之后,徐达发觉,皇上变得愈发的神秘莫测,那张地图以及对战场形势的预判,宛若鬼神,超出了徐达的认知。
而这一次,皇上专门在向他提亲之后说这个,很显然这个东西绝不简单。
究竟会是什么东西呢?
徐达满心期待……
……
城郊的校场。
朱元璋带着徐达来到了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你看这个。”
朱元璋也不磨叽,直接掏出一把枪,展示在徐达的面前。
这是?
徐达有些看不懂。
大明是有火铳的,而朱元璋手上这把枪看着和火铳有几分相似,但又不是火铳。
比火铳更加的复杂,也更加的精美。
见徐达一脸懵逼,朱元璋笑了:“不认识就对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抬起手中的燧发枪。
瞄准。
扣动扳机。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事实上,这个动作他私底下已经练了无数遍了。
砰!
一声枪响,数十米开外摆着的瓦罐应声破碎。
徐达看得整个人都傻眼了。
紧接着,只见朱元璋再次装填弹药,使用浸蘸油脂的亚麻布包着弹丸,迅速装入膛口,动作同样迅速。
砰!
又是一枪。
数十米开外摆着的另外一个瓦罐应声破碎。
徐达整个人彻底懵了。
瞬发。
精准。
射程远。
威力大。
而且装填速度更快。
这是全面加强版火铳啊,不,应该说和火铳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武器了。
火铳曾在朱元璋征战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徐达仍旧记得那场战斗。
那是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率舟师二十万至鄱阳湖,同陈友谅号称六十万的主力进行决战。
战前,朱元璋察看了陈友谅以巨舟相连的水阵,认为其不利进退,遂将本部水军战船分成二十队,把船上装备的“火器弓弩,以次鳞列”,“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驽,近其舟则短兵击之。”
作战开始后,朱元璋的军队即按部署攻击陈军水阵,将舰船上装备的火炮、火铳等火器,一起发射,焚毁陈友谅战船二十余艘,并射死射伤陈军无数。
那是火铳的一次完美应用。
如果当时朱元璋的军队装备有他现在手上的那把东西,陈友谅的军队岂不成了土鸡瓦狗?
“厉害吗?”朱元璋眼中含笑的看向目瞪口呆的徐达。
“厉害!”徐达怔怔的点头。
朱元璋吹了吹还在冒着热气的枪管,道:“这东西叫燧发枪,你觉得如果咱大明的军队能够装备上燧发枪,如何?”
“无敌!”
徐达直截了当。
他常年征战沙场,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