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得先搞懂,这一千多两银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哪里来的?”
听了朱辰的话,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都是齐齐一愣。
朱元璋给了刘基一个眼神示意,让他来说。
“是这样的,一台改良过的织布机一天能产出三到四匹的布,一个长工一天的工钱是五十文……”
“……一个月一千多两银子就是这么来的。”
刘基将之前给朱元璋算的账,再一次给朱辰算了出来。
朱辰有些傻眼了。
因为他感觉这个基伯说得跟真的一样,一分分钱都给算出来了。
看来他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
朱辰因为是写历史小说的缘故,所以也查阅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这个基伯说的大差不差。
“你刚刚说的是表面上的,但你知道这一千多两银子的本质是什么吗?”
“本质?”
“它本质上是我之前说过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三人又是齐齐一愣。
剩余价值这个词,朱辰先前提到过,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就字面意思进行笼统的理解。
朱辰道:“你付给工人一天的工钱是五十文钱,而一个工人一天创造出的价值是五百二十五文钱,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工人工钱就是你刚刚说的每个工人给你们产出的利润,而这个利润其实就是剩余价值,而这部分剩余价值被你们占有了,也就成了你们的利润。”
“就是说,如果工人在拥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他们是可以创造并占有这五百二十五文钱的收益,但是现在因为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他们只能给你们打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所获得的收益其实就是工人的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出价值的那部分价值,而资本家也正是通过占有这部分剩余价值而实现财富的积累,所以说,资本获利的本质还是剥削,只不过它的剥削比地主的剥削要更加的隐蔽,地主的剥削依靠土地,而资本家的剥削则隐藏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中。”
剩余价值对于朱元璋三人而言是有一些拗口并且不好理解,但是朱辰通过织布厂的实际案例讲解,朱元璋三人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可是……
理解了这个,好像对刚刚的问题也没什么用啊?
他刚刚问的问题是,他织布厂产出的这一千多两银子,对一个国家而言无甚大用,又谈何改变世界?
朱辰看出朱元璋三人眼中的疑惑,微微笑道:
“你别急,先听我说完。”
“刚刚我们分析了,资本家和地主这两者之间的剥削方式的不同,你们注意到我刚刚说的没有,地主的剥削只能通过土地,而土地是有限的,想要增加剥削就只能不断地扩张土地,这就导致了我们前面说的土地兼并。”
“而资本的剥削则不再局限于土地,他是剥削是通过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实现的,他可以是任意的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只要有劳动者他就能实现剥削,劳动者的人口越多他能够剥削的就越多,这是不是让资本的剥削空间比地主要大得多?”
朱元璋三人听得直皱眉。
“土地也是要靠人耕种的呀,剥削的也是人呀,资本的剥削空间怎么就要大得多呢?”刘基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
朱辰微微笑道:“还是以你们刚刚说的织布厂为例子,你的织布厂有一百台织布机,一个月能够赚一千多两银子,考虑到市场的问题,我们就不说多,就说,如果你有一千台这样的织布机呢?”
一千台?
所有人一下子都愣了一下。
一千台真的不算多。
但是,一千台……一个月一万多两,一年就是十几万两银子。
十几万两?
三人都是一下子瞪大了眼珠子。
一年一万多两银子,朱元璋基本能够忽略掉,但是一年十几万就让他忍不住咽口水了。
要知道现在整个皇宫一年的开销用度也就才十几万两。
看着三人懵逼的表情,朱辰继续笑道:“这还只是一个地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封建制度的束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个省都有这样拥有一千台机子的织布厂。”
轰!
朱辰淡淡的话语却如一道惊雷在朱元璋三人头顶炸响。
大明一共有十五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