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使,特别是在他此时许诺不杀他们的情况下,一众人等再无任何反抗想法。
纷纷放下武器,颤颤巍巍出去。
“幸好那些个藩王都不在京城,不然朕简直不敢想象会乱成什么样子,才几天没露面,就冒出这么多牛鬼蛇神。
光妃连带她娘家通通贬为庶人。
流放辽北。
朱钡除族除宗,一起流放。”
“太子贬为秦王,太子妃贬为秦王妃,但特许依旧以太子规格下葬,另外礼部拟旨,诏天下所有藩王入京,朕要重定太子位,让他们给朕好好准备!”
丁水这番话一出,透露出来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不可能立皇太孙,将皇位直接传给孙子辈。此时贬太子为秦王,其实也相当于在保护他们一家,毕竟在不选太子子嗣继承皇位的情况下,让他们家依旧顶着太子后人的名头,等新帝登基,日子可不会好过。
早点贬为王爷,也早点脱离漩涡。
对此,太子妃虽然失望,但也不敢有什么怨言,只能赶紧低头行礼谢恩。
紧接着,丁水又惩罚了一番擅自带兵进入皇宫的勋贵,绣衣卫也在京城里抓了不少人,宫内更是有许多太监宫女被抓起来下狱,将京城再次肃清一遍。
做完这一切又顺带敲打了下百官。
这让他们离开。
而百官们是直到彻底离开皇宫,才松了一口气,有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回去后更是三五成群,私下商讨。
“那位似乎变了许多。”
“确实变了许多,我原本以为可能小命不保,没想到竟然活着出来了。”
“没跟你开玩笑,我是说真的,光妃他们一家可是逼宫造反,逼宫造反妥妥十恶不赦之罪,过去哪怕不是十恶不赦之罪,那位都大概率族灭,这次竟然仅仅只是贬为庶民流放,也太奇怪了。
舍不得杀自己儿子就罢了。
可对其他人什么时候这么仁慈?”
“确实,以前有些太监宫女犯了错都是直接杖毙,可这次陛下一个都没杖毙,仅仅只是把他们拉到慎刑司去。”
“难不成是年纪大,心肠变软了?”
“兴许是被太子的死吓到了。”
“也不知哪方势力,胆子这么大竟敢刺杀太子,我觉得你们暂且还是不要太乐观,这恐怕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话我认同,太子被刺绝对不可能就此揭过,诸位乃至于诸位背后的势力应该与此事无关吧,若是有关,咱们还是最好早点绝交,或者送几个孩子隐姓埋名,乃至于改名换姓去别人家。”
“无关无关,肯定无关。”
“应该不会是我们动的手,太子仁善之名向来远扬,大家都认为太子继位之后,最起码也是个太宗文帝,我们要真想干点什么,那肯定也是让太子早日登基,怎么都不可能刺杀谋害太子。”
“等等,我有个大胆想法。
谋杀太子的不会是其他王爷吧。
当今可一向觉得他那些个儿子兄友弟恭,彼此关系和谐的不得了,如果他要查到是某王爷刺杀谋害太子,打击可能比太子薨逝还大,是不是这个理?”
“越说越吓人了。”
“既然刺杀与我们无关,那我们还是别再关心这事了,赶紧讨论一下等诸位藩王进京之后,我们该支持谁吧。”
“主要也就几个年长嫡子,其他的应该用不着考虑,但那几个年长的嫡子王爷可没一个是善茬,哪个没领兵对外出征的经历,估计跟武将勋贵更亲近。
要是他们上位。
对我们文官可不是什么好事。”
“可惜当今已经明确否决了让皇长孙做皇太孙的可能,不然咱们兴许还可以推皇长孙上位,做皇太孙。哪怕年纪小点,可能需要太后垂帘,可太子妃全家也与我们文官是一体的,怎么都比那些与武官勋贵更亲近的王爷上位强。”
“也不一定,在陛下已经否决让皇长孙做皇太孙的情况下,以礼法论,无疑是二皇子魏王,最有资格做新太子。
我们只要设法抹黑魏王就行了。
甚至于伪造线索,让当今陛下怀疑太子之死与魏王有关系,到时候陛下肯定会觉得不能让魏王做太子,可如果跳过魏王,让其他王爷做太子的话,那无疑就破坏了嫡长制,变成了选贤举能。
但太子一旦选贤举能。
那可就太危险了。
毕竟一个人是不是贤明,有没有能力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