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又该怎么去面对江国随时可能发起的进一步攻势。
阿艳见张平站在窗边发呆,便走了过去,轻轻地挽住他的胳膊,柔声道:“哥,你别太忧心了,咱们刚赶了两天的路,都累坏了,你也先歇一歇呀。”张平回过神来,看着阿艳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握住阿艳的手,轻声说道:“我这心里,实在是放不下这些事儿,咱们这一路过来,听到的看到的,都让人揪心呐。我想出去了解一下外面更详细的局势,你就在这儿好好休息一下吧,这一路可辛苦你了。”说完,他还宠溺地在阿艳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
阿艳知道张平一旦决定了的事儿,自己是劝不住的,便叮嘱道:“那你可得小心着点儿呀,都城现在这情况复杂,万一遇到什么麻烦,赶紧回来。”张平笑着点了点头,转身便出了房门,慢慢朝着已经变成焦土的镇抚司走去。
曾经的镇抚司,那可是威严庄重之地,建筑高大宏伟,门口每日都有守卫站岗,进进出出的都是执行各种机密任务的人员。可如今,映入张平眼帘的却是一片焦土,残垣断壁间还冒着丝丝青烟,仿佛在诉说着之前那场惨烈的战斗。地面上满是坑洼,到处都是被烧毁的文件、破碎的兵器,还有一些来不及搬走的桌椅,横七竖八地倒在那里。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夹杂着血腥气,让人闻之欲呕。
张平缓缓地走着,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那般沉重。他想起曾经在这里和兄弟们一起商讨任务、一起训练的日子,那些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可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只剩下这满目疮痍。
他一边走着,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当时的情况。对方派遣的人必定是有备而来,而且实力极为强悍,才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镇抚司在京都的监视网摧毁得如此彻底。这背后定然有着江国精心谋划的影子,他们想借此打乱梁国在都城的情报部署,让梁国陷入混乱被动之中,以便他们后续能更好地蚕食梁国。可如今,朝廷这边到底有没有应对之策呢?左航救出的那些人,又是否掌握着一些关键的线索,可以帮助重新搭建起监视网呢?
张平在这焦土之中徘徊了许久,试图从那些残留的痕迹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哪怕只是蛛丝马迹也好。他弯下腰,捡起一片还未完全烧毁的纸张,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只能隐隐约约看出几个字,却也拼凑不出什么有用的内容。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将那纸片又丢回了地上,心中越发觉得局势的严峻。
此刻的都城,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等待着朝廷的下一步动作,而百姓们则在惶恐中度日,不知道这场边境的战火会不会蔓延到都城来,自己的家园又是否能保住。张平深知,自己身处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局之中,不能只是被动等待,他必须要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为朝廷提供一点点有用的情报,或许都能对接下来应对江国的攻势起到些许作用。
他抬起头,望着远方那巍峨的皇宫,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住这片土地,守护住都城的百姓,哪怕前方是千难万险,也绝不退缩。想着这些,张平的眼神变得越发坚定起来,他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这片焦土,朝着城中其他可能获取情报的地方走去,而他的身影,也渐渐融入了这都城那看似平静却又波谲云诡的街景之中。
张平先是来到了城中的茶馆,茶馆位于一条热闹的街市旁,可如今这街市也没了往日的喧嚣。茶馆的大门上方,一块陈旧的匾额在风中微微晃动,上面“茗香阁”三个大字都有些褪色了。走进茶馆,里面的桌椅摆放得略显凌乱,地上还有些未清扫干净的茶叶渣子。
茶馆向来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平日里,这里坐满了三教九流的人物,有走南闯北的商人,有衙门里当差的小吏,还有一些江湖人士,大家聚在一起,喝着茶,谈天说地,各种消息也就这么传播开来了。
张平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茶,静静地听着周围人的谈话。“你们听说了没,朝廷这几天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啊,大臣们天天在朝堂上商议对策,可就是拿不定个主意呢。”一个穿着绸缎长袍的商人模样的人压低声音说道。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接话道:“这也难怪啊,那江国来势汹汹,咱们边境又吃了败仗,如今这局势,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有应对之法的呀。不过我听说,朝廷好像有意从各地调集兵力来拱卫都城,以防江国突然发兵打过来呢。”
张平听着这些消息,心中暗自思索着。调集兵力固然是一种办法,可这需要时间,而且还得考虑到粮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