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与秦潇冉于湖上行舟、互诉衷肠之后,谢六的腰间便多出了一枚温润光滑的玉佩。每当他轻触那块玉佩时,一股暖流总会从指尖流淌至心间,仿佛能感受到当日两人相处时的温馨与甜蜜。而这份情感不仅停留在他的腰间,更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坎里。
与此同时,谢六的眼中也渐渐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光。这丝柔光并非来自于外界的光芒,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秦潇冉的眷恋和牵挂。以往那个冷若冰霜、杀伐决断的男子,如今竟也会因一个女子而变得如此温柔。
然而,正是因为心中有了这样一份深深的牵绊,谢六手中的刀却比从前越发地果断与凛冽起来。
旁人或许难以理解,但对于谢六而言,其中缘由再清楚不过。他深知,在这个充满危机与杀戮的世界里,如果连自己都无法存活下去,那么所有美好的憧憬和誓言都将如尘埃般消散,回归大地,毫无意义可言。
唯有让手中的刀快如闪电,迅速解决掉那些威胁到自身安全的敌人,才有机会继续守护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以及心爱之人。
自从谢六有了这个意识以来,他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每日结束当差后,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习惯。
大多数时候,他一下值就匆匆赶回家中。除了偶尔会前往与秦潇冉约定好的地点碰面,或者相约游玩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雷打不动地待在家中的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练刀。
那把刀在他手中犹如游龙一般灵活自如,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凌厉的风声和令人胆寒的气势。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刀法日益精进,功力也不断提升,更上了一层楼。如今的他,已然从内而外都沉淀了下来。
这一天,太阳西斜,完成当值任务后的谢六像往常一样,在练完刀法之后,于自家院子中央席地而坐,开始静心打坐。此时,夕阳余晖洒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就在这时,院门之外忽然出现了一道身影。那人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衫,年纪约摸四十上下,面容俊秀非凡,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他左手轻松地拎着一把带鞘的长剑,整个人宛如仙人下凡般超凡脱俗。
这人并未踏入院子一步,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正在打坐的谢六。而谢六似乎也察觉到了来自门外的注视,缓缓睁开双眼,然后从容起身,朝着院门走去,并开口问道:“朋友,你找谁?”
只见那人微微一笑,那笑容恰似春日暖阳下潺潺流淌的溪水,温暖而柔和,令人不由自主地对其心生亲近之感。
紧接着,他用温和悦耳的声音回答道:“在下剑门,孟繁星。今日特此前来拜访阁下,谢大人。”说话间,他还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行礼,举止优雅大方,尽显名门风范。
提到剑门,谢六想起了被人称为剑道宗师的欧阳意,想起了自己与他在剑门之巅的惊天一战,想起了欧阳意死前不可思议的脸。
“来报仇?”只听这一声轻喝,谢六一刹那间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瞬间笼罩上一层寒霜,整个人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冰山般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那犀利如鹰隼般的目光中更是猛然爆发出熊熊战意,犹如两道燃烧的火焰,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之人。
而此刻,一直安静悬挂在他腰间的那把苗刀,虽仍安安稳稳地躺在鞘内,但却像是被主人的情绪所感染一般,竟隐隐散发出一股冰冷彻骨的刀气。这股刀气仿佛有生命一般,丝丝缕缕地缠绕在刀身周围,使得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站在对面的孟繁星心头一震,他清晰地感受到了从谢六身上汹涌而出的强烈杀意。然而,他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深吸一口气,同样提起自己全身的气势,毫不示弱地与谢六对峙起来。
与此同时,他朗声道:“谢大人当初问道剑门,刀斩我掌门师兄,致使我剑门威名受损、颜面尽失。世人皆知我剑门有四绝,其中之一便是掌门。不才在下也是四绝其一,今日特来拜会,现约谢大人于正月十五,在京都城外十里亭一决高下!”
话音未落,只见孟繁星手臂一挥,一封战书宛如一道闪电般飞射而出。
这封战书在空中急速旋转着,带起一阵凌厉的风声,最终稳稳地钉在了旁边的一根柱子之上。那柱子被战书击中之处,不见木屑横飞,却见信封入木三分,足见其功力之深。
做完这一切后,孟繁星甚至没有等待谢六回应,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