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膝下共有三子,其中长子乃原齐王世子秦潇武,其贤名远扬四海,自小对武学情有独钟,并勤加修习武艺。待年岁稍长之后,更是毅然投身军旅,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一路高升,最终官至豫州都督一职。
在此期间,秦潇武不辞辛劳地巡查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市井街巷还是穷乡僻壤,都能见到他公正执法、惩治邪恶、弘扬正义的身影。百姓们无不对这位仁心义胆的都督心怀敬意与感激之情。
然而天妒英才,在铁云关战役之中,秦潇武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五岁这一年华。噩耗传来,朝野震惊,全国上下皆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
皇帝陛下深感痛惜,特下令为秦潇武举行隆重庄严的国葬之礼,以表彰其赫赫战功和忠勇之义。一时间,举国哀悼,万民同悲,街头巷尾处处可见人们自发设立的灵堂,用以祭奠这位英雄人物。
由于秦潇武生前未曾育有子嗣,仅遗下两位爱女相依为伴。因此,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朝廷决定册封齐王的次子秦潇文为新一任的齐王世子。
如今的秦潇文已然步入而立之年,相较于其兄长秦潇武的尚武之风,他则更擅长舞文弄墨,且才华横溢,所作诗词文章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在繁华热闹的京都城,秦潇文之名同样如雷贯耳,可谓是声名远扬。
秦潇文身材高挑,虽显得高大,但又略微偏瘦,给人一种修长而利落的感觉。他面庞白净,没有胡须的修饰,更显年轻与清秀。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身着一袭青衫,那青衫仿佛成了他的标志性着装,随风飘动时,别有一番风度翩翩之态。
在齐王府里,秦潇文与其他两位兄弟之间的感情向来十分深厚。然而,命运无常,秦潇武不幸为国捐躯之后,整个家庭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面对这样的变故,秦潇文深知两个年幼的侄女需要更多的关怀与陪伴,于是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时常带着两位可爱的侄女四处游玩,希望通过这些欢乐的时光,能够稍稍分散孩子们心中的哀伤,让她们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乐。
就在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谢六刚刚结束在宫中的值勤任务,正迈着轻快的步伐,准备前往齐王府拜访自己的老丈人。
当他行至齐王府门口时,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驶来,车帘轻轻晃动,隐约可见车内坐着几个人影。
待马车停稳,只见车夫恭敬地掀开帘子,首先下车的正是秦潇文,他微笑着向谢六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小心翼翼地扶出两位天真烂漫的侄女。原来,他们刚刚从京都郊外游玩归来,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此刻脸上还洋溢着兴奋与满足的神情。
只见秦潇文微微抬手,向着身旁的下人示意了一下,那下人立刻心领神会地转身离去。不多时,便带着两位侄女缓缓走进了府门。
此时的秦潇文面带春风般的笑容,朝着谢六一拱手,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然后开口说道:“谢爵爷大驾光临,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是专程来找父王呢,还是想见一见我家小妹冉儿呀?”说罢,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
谢六见状,赶忙也抱拳回礼,心中却是一阵慌乱。毕竟,这可是他私底下第一次与自己这位未来媳妇的二哥交谈,难免会觉得有些拘谨和难为情。
稍稍定了定神之后,他才略显羞涩地回答道:“二哥客气了,小弟此番前来,确实是想要拜见一下父王。”
听到谢六对自己与齐王的称呼,秦潇文不禁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欣慰之色,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亲切之意。
紧接着,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哈哈哈,瞧我,竟然如此生疏!妹夫莫怪,来来来,咱们一同前去拜见父王吧。”说着,他背过双手,潇洒地转过身去,一边迈步向前走着,一边继续与谢六闲聊起来。
谢六不敢怠慢,连忙加快脚步跟了上去。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气氛显得格外融洽,不知不觉间便已经来到了大堂门口。
“你们两个究竟是在何处相遇的呢?亦或是特意相约而来?这可真是稀罕事啊!没想到今日竟然能一下子见到你们三个小子一同朝我这儿赶来。”只瞧见此时此刻,那宽敞明亮的大堂之内,身着华丽服饰的齐王正安然地端坐着。
他优雅地轻抿了一口手中的香茗,然后缓缓放下茶杯,悠闲地靠在那张精致的太师椅上。齐王微微眯起双眸,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饶有兴致地询问道。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