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杀谢六的叛军们也很绝望,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难以击杀之人!
这些叛军原本以为凭借着自己人多势众,能够轻易地将谢六置于死地。然而,事实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谢六虽然一身的伤,不停的流血,但身形矫健如鬼魅,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串血花和惨叫声。他的动作迅速而准确,仿佛对敌人的攻击路线早已了然于心。
更让叛军们感到胆寒的是,谢六的反击异常凌厉。他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下,根本无法抵挡他那凶猛的攻势。一时间,战场上鲜血四溅,哀嚎声此起彼伏。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且冷酷无情的对手,叛军们开始后悔自己为何要参与这场围攻行动。他们有人已经意识到,今天或许就是他们生命的终结之日……
然而实际上,此时的谢六并不好受,他完全是在苦苦地硬撑着。伴随着身上的伤痕不断增多,他能够清晰地察觉到自身的躯体正逐渐变得沉重不堪。为了不让叛军察觉出自己已然疲惫至极的状态,谢六始终竭尽全力地维持着手中苗刀挥舞的速度。可事实上,他那握刀的虎口早就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战斗下破裂开来,鲜血顺着刀柄流淌而下。
不仅如此,他还要分心去保护身处其身后的张氏。此时此刻,谢六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来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全凭着强烈的求生意志和本能在咬牙坚持。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曾经与剑门高手欧阳意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之中,那时在对过一剑之后,他便陷入了昏迷之前的那种混沌迷蒙之感。
在被鲜血浸染的街道上,谢六的意识如同风中残烛,摇曳而微弱,却依然顽强地燃烧着。他的身躯,在这无尽的战场上,仿佛成了一尊不屈的雕塑,每一次挥刀,都是对命运最决绝的抗争。叛军的军阵,在他狂风骤雨般的冲击下,如枯枝败叶般纷纷陨落,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和无数倒下的身躯。
然而,即便是铁打的身躯,也有耗尽之时。谢六的脚步开始踉跄,每一次挥刀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在这一刻变得黏稠,阻碍着他前进的步伐。最终,那把陪伴他征战沙场的苗刀,带着无尽的荣耀与疲惫,深深插入大地,成为了他最后的支撑。谢六倚刀而立,汗水与血水交织,模糊了视线。
在他身旁,是张氏,那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却在这一刻,用她瘦弱的肩膀,默默支撑起了谢六摇摇欲坠的世界。
叛军们见状,心中竟生出一股莫名的释然。他们望着这位几乎以一己之力撑到现在的猛士,心中既有敬畏,也有庆幸。仿佛,只要谢六不停下,他们便永远无法逃离这场噩梦。而现在,当他终于停下,那份紧绷的神经才得以片刻的松弛,死亡的阴影似乎也随之淡去。然而,战场上从无真正的安宁,这只是短暂的喘息,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将校的一声令下,如同地狱之门再度开启,叛军们迅速重整旗鼓,以更为严谨的军阵,踏着坚定的步伐,再次向谢六逼近。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谢六的深深忌惮。尽管谢六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愈发蹒跚,但那柄染血的苗刀,以及他周身环绕的凛冽杀气,仍旧让叛军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毕竟,今夜,已有近三百条生命,在这个杀神的刀下黯然消逝,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孤魂野鬼。
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叛军阵营中却突生变故。一声惨叫划破长空,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层层波澜。只见叛军之中,竟有近百人突然反戈相向,与自己的同僚展开了殊死搏斗。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就连谢六也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只觉大脑一片空白,仿佛置身于一场荒诞的梦境之中。
就在这混乱之中,一个身着叛军服饰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在谢六的身旁。他,正是成无柳。
成无柳一把扶起几乎耗尽体力的谢六。他迅速向谢六解释了一切:原来,他早已料到护城军会反叛,早在京都时,他便潜入柳府书房,偷听到了柳楠等人的阴谋布局。为了以防万一,他提前在广益城的护城军中混入了福州军的人马,只待时机成熟,便里应外合,一举破敌。
此刻,护城军被谢六的勇猛冲杀得士气大减,正是他们现身的好时机。成无柳当机立断,扶着谢六,护着张氏,在手下福州军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脱离了这片血腥的战场,潜入了茫茫的黑暗之中。他们的身影,在夜色的掩护下渐行渐远,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那些仍在自相残杀的叛军,见证着这一夜的惊心动魄与峰回路转。
叛军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