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乱世自保的规划就更近一步了。
“噤声,现在是夫子授课期间。”
师兄万潜一脸嫌弃的看着田芬,对这个其貌不扬,家声又臭的的田家子有些看不上眼。田家放贷为生,县中许多黔首因而被弄得家破人亡,万潜几个里邻就是如此。
反倒是对这个昂扬威武,志向不凡的师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其父王公乐善好施,周急救困的美名更是传扬到了郡外。听其志向,连带着自己心里都生出一丝豪气,腰肢不禁挺直了几分。
两汉好大言,由此可见一斑。
授课结束后,王苍径直去了官署,找到王安,直接下拜说道:“阿翁,吾年已十五,可入大学习射御之道了。”
王安头也不抬,一边看着手上的简牍,一边应付道。
“近来郡中事务繁杂,却是忘了你可入大学,马上二月了,要准备组织郡兵习战射,到时给你找个良师。”
“唯。”
王苍恭敬的跪拜行了个礼,然后倒退着出了堂外,转身就往家中走去,今天该到白叔教自己刀法的时候了。
现在已然是熹平年间,再过几年就该到甲子年了,到时候黄巾起义自己该如何保命,得赶快学点武艺傍身,以后就算不投靠曹操,投靠袁绍也是极好的。而鲜卑观光团每年都来,指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要殒命于胡人刀下。
自从有意识以来,王苍每天都会严格要求自己。
夏秋课后在家里举举石锁,做点基础的运动打熬身体,再随白季学习刀法。
春冬严寒时就绕着城外的护城河跑,把身子跑得暖烘烘的就去找刘二、高丙练习弓弩。
抓住空时,也会央求侨儿带自己到城外走马,现在的马镫还只有单边,将近百年后才会出现双边的,一边踩蹬,一边空悬的感觉弄得王苍有些不上不下,看看以后有自己的势力了,再把双边马镫弄出来也不迟。
幸而家中条件不算差,一应饮食供应还算不错,这般高强度的训练下,没有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回到院内,王安换下身上的儒服,穿上平时训练时穿的褶袴,腰间插上一柄内地贩来的南阳铁官产五十湅钢制缳首刀*,刀格内侧阴刻有:直钱贰千五*的字样。正面刻有:“熹平元年南阳郡北工官阴龡造五十湅缳首大刀吉祥宜子孙”的字样。
环首刀整体长五尺余,刃长四尺余,柄长一尺。长度大约在115-120cm之间,重大概有五六汉斤的样子,折合后世重量应该有两三斤重。当下已有八尺余的王苍用的正是合手。
细看下刀刃间似乎带着一丝清冷的寒光,刀柄之前缠着的粗布被心细的侨儿拆掉,换成了贴合手感编织紧密的细麻布。王苍忍不住用手轻轻摩挲,感觉比摸起侨儿的手来更有感觉些。看来古人说得没错,大丈夫当佩刀,行天下万里。
还记得当时央求了阿翁许久,阿翁不肯,又求阿母,阿母心软才答应了下来。拿到钱的王苍本想着和商贾讨价还价一下,没想到商贾直接收刀就走,一番好说歹说,连声告饶,才从可恶的阴姓商贾那里花了七千五百钱才买到这柄好刀。
回到家中,仔细观摩时才注意到刀格上阴刻的:直钱贰千五的字样,心中怒骂:万恶的奸商!有心想去找奸商,但又舍不得手中的宝刀,气得王苍只能闷闷不乐地举了三天石锁。
买到刀一个星期时,王苍偷偷的找来家中私藏的皮甲和铁札甲想试一下锋利程度。
结果是,皮甲一刺就透,铁札甲全力劈砍之下直接把上面的铁片完全砍成两半,刃口依旧完好无损。
后来这事被阿翁得知,气得阿翁追着自己打了一天也没解气,最后在阿母的威严下才把气给消了。但王苍也卑微的签订了长达一个月的种麦之盟作为反醒。
起身走到铜镜前,看着自己的形象。王苍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面如冠玉,眉目有神,腰间一口宝刀,额上一抹红色帻巾更显少年英气,这要是出去转一圈,不知道能迷倒县中多少女子。
“大郎,大人喊你去前院。”
一道娇声打破了年轻人的遐想,王苍拢了拢衣袍,跟着侨儿来到前院。
只见院中立着一个身穿官服的青年,看身高大概在七尺五寸上下。头戴武冠,脚踏皮靴,腰间束带,左边用黄绶挂着一枚小小的官印,右腰斜插着一柄精致的环首刀,手上提着一只风干的野雉。
青年看上去颇显精悍,虽然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但笑容背后隐约散发出的一丝肃杀之气,比和白叔对练刀法时的更有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