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带咱去看看了吧?”
朱元璋说着,目光瞪向朱棣,其意思不言而喻。
见状,张北玄挠了挠头说道:“这事儿有点复杂,主要是你这个孙子办事太恶心了……”
“没关系。”
“行,走!”
张北玄挥手之间,大殿内又出现了一扇互穿门。
这一次,几人见状都已不再惊诧,镇定自若地踏入其中。
……
互穿时空,平行世界。
大明建文年间。
张北玄等人依旧隐匿身形,站在大殿内。
他注视着身着龙袍,端坐御座之上的朱允炆,心中不由得感到几分滑稽。
为此,张北玄用了一些积分将时间加快。
光阴飞逝,只见朱允炆与几名大臣正认真商讨国事。
“那三个,怎么那么面熟呢?”
朱元璋看了看坐在朱允炆身旁的三人,说道。
“哦,咱想起来了,这三个都是后起之秀,方孝孺,黄子澄,齐泰!”
这三位个也是有点名气的,他原打算让朱标重用这些贤士,未曾料到现今却成了朱允炆的手下。
望着他们的身影,张北玄也不禁露出了惊讶之情。
威名赫赫的建文三傻,如今,竟然如此老迈。
终于,讨论告一段落,只听殿上的朱允炆道:“黄爱卿说得没错,诸王手握兵权,实乃隐患。”
“朕已经决定,非削藩不可!”
此言一出,朱元璋微微一愣,“各王拥兵以护卫京都,防御外侵,为何到了朱允炆口中就成了麻烦?”
朱棣立刻接过话头:“依我看,不过是因为他对我们这些王爷怀恨在心罢了!”
“就算削藩,他也不会害你们的命,你们究竟有什么理由要造反?难道说,你真的想谋反不成?”
面对朱元璋冷冰冰的眼神,朱棣顿时无语了。
“削藩之举并无不妥,换做是我处在朱允炆的位置,也会选择这么做。”
张北玄轻蔑地笑了笑说道。
“老朱啊,你在世时尚可压制住那些掌握军权的藩王们,但你的这位皇孙显然没有那份威严。”
“倘若不动手削弱封地实力,只怕他整夜难以安眠。”
闻言,朱元璋略显错愕。
“既然承认削藩是正确的,那为什么老四要造反呢?”
尽管认可张北玄的部分观点,但他身为皇帝考虑得更长远!
朝中,一旦有佞臣篡权夺位,掌管部队的地方诸侯便能够保卫中央;
假设有任何一方藩王想要造反朝廷,则同样可以调派军队进行镇压。
至于朱允炆能否服众,并非关键问题所在,最关键的是确保明朝千秋万代延续下去!
何况为了避免潜在危险,他已经未雨绸缪!
例如,规定各地藩王,除非得到圣旨,否则不可擅自离开辖境;
禁止私下互通消息;
甚至还在金陵城及其周边地区,增设了第二道防线,专门防止逆贼犯上作乱。
“确实该削藩,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不对路!”
随后,随着张北玄再次调整时序,画面切换到了朱允炆真正着手施行新政的那一时刻。
……
此时,黄子澄进谏道:“陛下,据微臣观察认为若真欲削藩的话,应当先针对实力最强者下手,那就是燕王。”
“燕王久经沙场屡建奇功,不仅深得士兵爱戴且麾下兵力最多,只要解决掉这一强敌,余下的自然会望风归顺。”
朱允炆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的确,四叔确实是朕的心头大患。”
然而方孝孺持不同意见:“陛下,在下建议不妨先从弱势一方开刀,毕竟直面挑衅强势派系实在太过冒险。”
“不如挑选一位性格温和易于控制的小王爷,来试验其余几位的态度如何。”
思虑片刻之后,朱允炆觉得言之有理,鉴于自己登基不久地位尚未完全巩固,如果一开始,就向最为强大的藩王下手,恐怕后果难料。
“好吧,杀鸡儆猴,先从朕这五叔开始吧!”
紧接着他便命令左右:
“传旨下去,称查出周王朱肃图谋不轨,立刻派出曹国公李景隆,逮捕整个王府成员!”
黄子澄听了这话,立刻跪下,喊道:“陛下英明!”
“周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