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却能尽览整个皇宫的壮丽景色。
看着眼前的红墙黄瓦,朱由检不禁赞叹道。
“是啊陛下,这里确实是极佳之地。”王承恩附和着说。
“京城已经守不住了。”
“估计,明日李自成就要攻进京城了。”
朱由检注视着城外,缓缓说道。
“陛下,或许可以考虑暂时退往金陵,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承恩从来没有跟朱由检谈论过朝政之事。
即便是皇帝提问,他也常常缄默不语
然而,今日局势危急,才不得不提出建议。
“大伴啊,你以往不是从不与朕谈政事吗?”带着几分好奇,朱由检一边走到山腰处的寿皇亭,一边问道。
“老奴是心疼陛下,若再多给陛下几年时光,以陛下的能耐,天下必定安宁!”
声音中带着悲伤,王承恩继续劝道:“陛下,不如暂时撤至金陵,大明仍有机会重振雄风。”
“只要有您在,大明江山便不会倾覆。”
听罢此言,朱由检摇头道:“够了,不要再说了。”
“就当朕没听见吧。”
“根据祖训,宦官不得干预朝政,这是太祖立下的规矩!”
“朕乃大明的天子,定要守护国门,以帝王之躯殉社稷!”
“不放弃半寸国土,不割让寸土尺疆,不以公主和亲来求苟安,绝不称臣纳贡!”
“这些都是朕老朱家代代相传的家法。”
“即便朕是亡国之君,也不能背弃这些祖宗教诲!”
说着,朱由检瞥了一眼身边的那棵老歪脖子树,满意地说:
“大伴啊,你看,这棵树很不错,长成这样,依旧意志顽强!”
“你怎么看?”
见主子心意已决,王承恩叹了口气,随之应道:“是啊,那边的海棠树也颇为合衬,适合奴才。”
“大伴啊,你不必如此,偌大的明朝,朕这一辈子都没机会好好看看这个国家。”
“等朕走了以后,望你能替朕多多看看这片江山。”
朱由检深叹一声,宽慰王承恩道。
“陛下,老奴真的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唯愿终生侍奉于您身边,若您愿意,老奴即使黄泉之下也愿相随左右。”
说完这话,王承恩自觉是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