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于空中的朱元璋观察着下面聚集着等待召见的各路人马, 很快便明白自己为何会被邀请来到这里的目的,低声说道:
\"看着样子像是年末总清算开始了?\"
张北玄颔首道:“确实,这些都是朝中重臣,按惯例每年岁末之时会被召集进宫内,总结去年的国库开销,并对明年的预算进行筹划。”
朱元璋冷声道:“如此重要的会议,嘉靖那厮竟还装模作样,真是不可理喻!”
关于朱厚熜的心思,怎能逃得过朱元璋的眼睛?
其不愿现身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制造些神秘感,让人揣摩不出他的意图罢了。
这等小伎俩,在朱元璋眼中自然是不入流的行为,令他颇为不满。
张北玄笑道:“老朱你何需动怒呢?玩弄虚实不过是他的一点小小癖好罢了。”
“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还要数那段长达二十五年之久,从未亲自参加早朝的光辉历史,位列明朝历史上缺席时间第二长。”
闻言,朱元璋几乎被气炸了肺,“什么!他竟能整整二十五年都不亲政?而且还不是最极端的一个?”
他简直要昏厥过去。
连想都不敢想象能有谁敢如此荒唐行事,身为一国之君,自己连一天早朝都没有错过过,唯恐国家管理不佳。
而这败类,居然可以连续四分之一世纪都无视朝政,简直是荒谬绝伦!
“咱的鞭子哪儿去了?咱要把他狠狠教训一番!”
朱元璋因愤怒而颤抖不已,恨不得马上出现,在现场把对方揪出来暴揍一顿。
幸好边上站着的朱标,及时劝住了他。
“父皇息怒,请你先听张北玄说明这些人的情况,辨别其中忠奸之后再作决定也不迟。”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颇有道理,于是点头答应。
张北玄接着说:“那么就容在下向几位介绍一二,除开三杨外,现在是整个大明排名第二强大的内阁团队。”
“那位白发老者,表面上似睡非睡坐在那里的是目前朝廷里的首席辅政大臣严嵩。”
众人顺着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了正闭目养神的老翁。
此时正值嘉靖年间,严嵩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但仍占据最高职务的位置。
虽然体弱多病,但偶尔睁开的眼睛,却散发出惊人的光芒。
“令人称奇啊,一位年逾八十之人竟然还稳坐百官之首。”朱元璋感叹道。
张北玄补充到:“他是孝宗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出身,经过多次升迁最终成为礼部尚书以及翰林院成员。”
“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六十岁时,进入内阁担任副相并兼任太傅、太子师傅及大学士等职。”
“他在朝廷中的专制统治,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之久。”
“擅长通过谄媚逢迎上级以谋取私利,排斥异己势力、贪污腐败行径极为严重,加剧了当时社会矛盾。”
听到这里朱元璋怒火中烧。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祸害!稍后必先除之而后快!”
张北玄笑指了一下严嵩旁边较年轻的人继续讲解。
“其实严嵩能够长期掌握实权,直至老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儿子严世蕃的支持。”
朱标也注意到了那个人的存在:“这位便是那个关键人物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张北玄描述起来。
“虽不具备治国安邦的大才智,但极其精明能干,可以说在整个王朝,里很少有人比他更机智的了。”
“由于深谙帝王心思,所以经常能正确预测到天子真实目的,从而获得赞赏;”
“甚至可以说在过往数十年里,最理解圣意的人并不是皇帝本人,而是这位公子世蕃。”
“当然喽尽管聪明至极,却也同样是个十足的恶棍。”
“那时,严氏父子掌控着朝廷官员的任命和升迁。”
“无论官职大小,都有相应的价格,不问官员的政绩与才能,一切都取决于他们能付出多少贿金。”
“严世蕃运用各种方法大规模敛财,积累了巨额财富,几乎可以与国库相比。”
“相传,严世蕃打算将金银埋藏在地窖中时,想起这些财富皆是靠他父皇的地位得来,便请严嵩前来欣赏。”
“见到如此庞大的财富,严嵩不禁震惊不已,连身为当朝宰辅的他都感到震惊,可想而知严世蕃拥有的财富有多么庞大。”
朱元璋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