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圣明!” 张北玄接着说道:“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这也是‘无形之手’所带来的潜在问题之一。”
他进一步分析道:“由于对个人利益追求过度,在实现自身获利过程中很可能损害到他人权益。因此才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干预,及时纠正错误并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张北玄话至此结束,在场大部分人对于这套理论有了初步理解,尽管还有像朱棣这样的人正在困惑于这些概念究竟是何意。
朱元璋赞叹不已:“听了帝师的见解之后,真是让人豁然开朗啊!”
尽管之前也对张北玄独特的思维感到惊讶,但这次仍然给乐元留下深刻印象。
仅仅几句精辟的话语就足以改变整个大明的命运走向!
预感到未来明朝长治久安离不开这位智者指导,朱元璋问道:“那么按照帝师的想法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施行呢?”
闻言李世民和赢政也上前细听。
见状张北玄理清思绪后提出:“今日既然老朱啊问起,在下便斗胆建议实行‘三策治国法’。”
“要改革首先要改善官僚体制。” 张北玄坚定地说。
他解释道,“如今朝廷中腐败盛行,滥权枉法屡见不鲜。如果不严惩此类行径,即便将财富直接发放给民众,恐怕也不敢随意使用。”
面对如此情况,必须做出调整才能让百姓安心生活。
张北玄继续阐述:
“只要在座各位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考虑问题,并致力于创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那么必将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即使前路困难重重,甚至与全球为敌也在所不惜。”
闻言连连赞同,朱元璋感到十分满意。
“好,太好了,我明白了。” 他兴奋地表示。
虽然他对具体操作毫无头绪,也缺乏充足准备,但却深信张北玄所提方案的价值所在。
当今最亟需满足的是平民大众对于安全、安宁及富裕生活的渴望。
若统治阶层缺失对百姓关怀之心,不愿意设身处地为人民服务,即使表面强盛亦无法长久保持社会稳定。
所以说得对,如果官员没有爱心和责任感,
那朝局终究难逃动乱风险。
李世民与嬴政都兴致盎然。
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二人不得不向权贵妥协,在整顿官僚体系时也仅仅是点到即止。
不敢深入撼动那些根本性的问题,否则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至于嬴政,当时甚至尚未建立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任用也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
基于这样的经历,他们都对方面朱元璋计划开展的大规模制度改革,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李,你觉得这次老朱是不是下定决心要进行变革了?”
嬴政贴近李世民低声询问道。
李世民露出了一丝微笑,“你看老朱以往做事哪次不是认真的?更何况他怎么可能违背张先生的意见呢?”
“确实是这样。”
听了李世民的回答,嬴政对即将发生在明朝的深刻变化更加确信了。
朱元璋笑道:“帝师,咱有件事想请教你……”
张北玄立刻恭敬回问:“老朱啊请说。”
“国库枯竭,资金缺口严重。依帝师的看法,应该怎样处理这一困境?”
朱元璋问道。
他的目标是要快速充实大明财富,然而这绝非易事,其中涉及到的因素极其复杂。
听后,张北玄报以理解的微笑,“老朱,你还真是英明之主,而这正好也是我要建议解决的第二个要点——优化国库管理制度!”
“帝师,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得到你的帮助,咱大明朝肯定可以更快地发展。”朱元璋王试探地说着。
“还请帝师施以援手!”
张北玄礼貌但坚定地表示:“老朱啊过誉了,实际上我并不适宜介入世俗之事。但我愿意提供我的见解作为辅助。”
面对张北玄的态度,朱元璋脸色稍微变了变,“帝师,唯有你能让咱实现这场改变。无人可以替代啊。”
张北玄则自谦地回应:“惭愧,不过是我尽力而为之。”
看到这里,朱元璋意识到之前误会了张北玄,并相信这位高人仍旧会参与进来的。
他笑了,“帝师,咱想不仅要确保我们大明的安宁稳定,更要让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