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根基,并且怀疑当局信用问题,朱元璋可能未必会采取类似策略。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商人群体感受到了政策,导向正在朝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倾斜,从而增加了配合程度。
而这其中最为关键之处,就在于治理者自身需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加上合适的政策措施做支撑,才能实现良好运作——
这一切都需要,基于前期对官场风气成功整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顺利展开。
朱元璋与张北玄谈得正欢,嬴政和李世民却是一脸酸楚。
“老朱也真够小气的,我们又不是要抢他的张北玄,就是想站在旁边听听也不行。”
李世民无力地拨弄着鱼食,时不时丢一些到池塘里给锦鲤争抢。
听了这话,一旁的嬴政也无心继续欣赏景色。
他笑着对李世民说道:“若是换作你,怕是做得比老朱更绝吧?”
李世民像是被触动了痛处,三人作为历史上的着名皇帝,自然都心知肚明对方的心思。不必多说,若是在他当政期间遇到像张北玄这般人物,哪怕用铁链锁住对方这样极端的事情,他也未必不会做。
“你也别自夸,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生气地说道,将手中的一大把鱼食扔进池子里,惊吓得锦鲤们翻了白肚。
“彼此彼此而已。”
嬴政猜透了李世民心中所想,嘴角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跟被冷落的嬴政和李世民同样命运的,还有朱标和朱棣这对兄弟。
\"浩瀚的大天啊,为何对我如此不公?”
朱棣说出这句感慨,顿时引得朱标笑不可抑。
理由很简单,四弟这么一本正经地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太有趣了。
“哥,你在笑话我是不是?”
朱棣紧紧盯着朱标问道,
“哪有,我只是想到了点有趣的事情罢了。”
“分明就是在笑我,从刚刚到现在就没停过!”
\"张北玄,你深邃独到之言,今日真是受益匪浅。\"
对于张北玄提出的治理大明的三个建议,朱元璋十分钦佩,并急于知道下一项对策。
而此时,张北玄站起身来,紧接着朱元璋也随之而起:“你此举有何意涵?咱还期盼着听那第三个计策呢。”
张北玄摇摇头,神色凝重地回答道:“老朱啊,关于这一点,我目前不便说明。”
\"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朱元璋紧锁双眉,不解于张北玄为何突然不愿再说下去,既然前两条建议都已经讲清楚了,难道第三条还会涉及到什么禁忌不成?
“启禀老朱啊,此乃因时机未至,提前告知恐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张北玄尚未完全构思好这一方案,因此才坚持保密。
望着眼前这讳莫如深的模样,朱元璋也意识到不宜操之过急,
\"既然是事关重大之事,不如等更加合适的时候再议。”
马皇后灵机一动提出,“重八啊,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别人吗?一大早就把人家弄得疲惫不堪。”
“说得好,下次别再说了。”张北玄心想。
朱元璋猛然醒悟:“瞧咱糊涂的,怎么忘记这事了,赶紧让御膳房准备饭菜,好好款待帝师吧。”
然而张北玄婉拒了这一好意:“感谢老朱你的盛情款待,但平常我习惯吃家常便饭,自己动手煮饭更合口味。”
看到对方如此坚决的态度,朱元璋也不想强迫,
“那么,帝师请慢走。”
尽管张北玄展示出来的很多理念,都非常超前且略显激进,但在许多时候这些主张还真可以实践。
\"哎呀重八,以你这点脑子还想猜神仙的心思?还是省省力气吧。\" 马皇后感叹道。
闻言,朱元璋憨笑着用手挠了挠头,显得颇不好意思:“妹子教训得是, 确实无法理解他们这些人的思路。”
次日清晨,当太阳刚升起时,朱元璋再度踏进了张北玄居住之处。
只是这次时间颇为特别,正值黎明时分他就已经到达门外。
随行者分别是看起来满脸疲惫的嬴政及李世民两位古人。
三人一同停留片刻后发现原来前方石上有一名黑衣男子正在专心打拳。
如果不是那人连续咳了几声,几乎没注意到这其实是张北玄。
“帝师!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