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又不是说书,至于把你听入迷了吗……
李国助咧嘴笑了笑,又喝了两口茶,润了润喉,继续说道:
“永明要塞所在的半岛依山傍水,三面环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建奴的骑兵在这里是根本驰骋不开的。”
“永明要塞本身也是两面临海,而建奴又不习水战。”
“就问你,他们拿什么围困永明要塞?”
“没有水师,他们也无法封锁永明要塞的物资供应。”
“而他们自己劳师远征,携带的粮草辎重却不足以支持他们长期围城。”
“所以想靠长期围困拼消耗的法子,迫使永明要塞不攻自破,”
“对建州女真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
其实海参崴附近的海域在冬季是存在结冰现象的。
尤其明末还是小冰河期,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2c。
所以明末海参崴附近海域的冰封情况肯定比现代还要严重一些。
在现代,借助破冰船,海参崴是可以实现全年通航的。
而在这个年代,靠木帆船虽然也有几种破冰方法,
但要实现全年通航,却是极其困难且充满挑战的。
因此建奴可以趁冬季,借助冰封的海面对永明要塞实施封锁。
而且海参崴冬季结冰期长达100 - 110天左右,
大概是从12月上旬开始持续到翌年3月中下旬。
所以要避免永明要塞因为长期围困而不攻自破,
要塞内储备的粮食和弹药就必须至少能确保四个月的用度。
作为穿越者,李国助当然知道这些隐患。
他之所以隐瞒不说,也是为了消除李旦的顾虑。
至少在他自己看来,这根本不成问题。
毕竟以永明要塞的规模,其内的粮仓完全可以储备得下足够十万人一年的用度。
而作为棱堡,其内只需数千守军,便足以抵御十倍兵力的围攻。
以十万人1年的口粮养活几千人4个月,又能有什么难度?
何况金角湾在冬季是不会结冰的,也算是永明要塞的一道天然屏障。
金角湾是一处向半岛内部深入的弧状半封闭海湾,周围被山地丘陵环抱,
受此地形影响以及海水热交换等因素作用,冬季基本不冻。
说明永明要塞地形的易守难攻后,李国助又开始喝茶了。
李旦则是带着尚未除尽的疑虑点了点头,迟疑地道:
“那……建奴若是强攻呢?”
“强攻?”
李国助冷笑一声,
“不是我小看建奴,凭借骑射,他们在野战上还能让人忌惮三分。”
“但要说到攻城拔寨,他们屁都不是!”
“就凭那些野蛮人的生产力和技术,他们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攻城武器?”
“火炮?就问他们有哪怕一门吗?”
“投石车?”
“别开玩笑了!”
“那东西的射程能比得过城防炮吗?”
“等不到它能打到城墙的时候,我们的攻城炮早就把它轰成渣了。”
“想靠蚁附攻城堆人命?”
“那更是找死了!”
“永明要塞可是没有任何射击死角的棱堡。”
“什么云梯,什么挖墙根,都是找死!”
“不管敌人接近哪一段城墙,都避不开城防炮的火力威胁。”
“什么金汁,什么万人敌,什么滚木礌石,都是花拳绣腿!”
“全都比不上一炮来的干脆。”
“哪怕成百上千的人涌到城墙根下,也只需一炮就能让他们全都粉身碎骨!”
“爹在马尼拉待过多年,熟悉西班牙人的棱堡,当知儿所言非虚。”
说到这里,李国助又开始喝茶润喉。
李旦则是抬眼望着玄关屏风,目光深邃,显然是在回忆当年在马尼拉的经历。
“嗯,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发现这要塞跟马尼拉王城的形状确有几分相像。”
“只是马尼拉王城乃是石砌,你这却只是木……”
“木城墙只是为了尽快形成基本防御而已。”
不等李旦说完,李国助便解释道,
“三到五年内,我们肯定能把它改建成夯土包砖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