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完全是用风力,也有蓄水池,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水力驱动。”
他这短短几句话,可谓是涵盖了17世纪,荷兰对风车动力的各种改进。
在17世纪,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其对风车的改进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集中体现在了风车的叶片和尾舵之上。
叶片数量和叶片形状的改进,极大提高了风车捕获风力的效率。
这使建设在沿海地区的风车很少会出现自行停转的情况。
叶片的材质也很重要。
在当时,通常使用坚固且轻便的木材,如橡木来制作叶片。
橡木质地坚硬,能够承受一定的风力,
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处理,还能使叶片表面更加光滑,减少风的阻力,提高风能转换率。
为风车安装尾舵,就像船的舵一样,能够使风车自动对准风向。
在17世纪,尾舵一般是用橡木制成,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杆与风车主体相连。
它就像一个风向标,对风向的变化非常敏感。
当风向改变时,尾舵首先感受到风力的变化,并围绕其固定轴进行转动。
尾舵的转动通过一套机械传动装置与风车的顶部结构相连,
通常是通过绳索、滑轮或齿轮等部件,将尾舵的转动传递给风车的塔顶,从而带动整个风轮转向,使其对准新的风向。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尾舵受到风力的作用,带动风车主体转动,
使风车的叶片始终垂直于风向,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
除了调整风车的受风方向,尾舵还有刹车制动和稳定机身的作用。
当需要停止风车运转时,可以通过操作尾舵,使其与风向形成较大的夹角,增加空气阻力,从而减缓风轮的转速,直至风车完全停止。
这能对风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强风或其他异常情况下风车因过度转动而损坏。
在风车运转过程中,尾舵能够提供一定的稳定性,减少风车的晃动和摇摆。
特别是在风力较大或风向不稳定的情况下,尾舵可以帮助风车保持平衡,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