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体积的冒口,明冒口较暗冒口的补缩效率低。
对于大中型火炮铸件,尤其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经常采用。
暗顶冒口上表面不露出砂箱,四周被型砂包围,散热慢,保温效果好,
尺寸可相对小些,但要求砂箱高于冒口,
一般在中、小火炮铸件中使用较多。
当火炮铸件的热节在侧面时会采用侧冒口,尤其是机器造型的可锻铸铁、球墨铸铁件。
其补缩效果好,造型方便,冒口容易去除,应用广泛。
有明侧冒口和暗侧冒口之分,实际生产中多采用暗侧冒口,
可根据热节位置就近设置冒口,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大的砂箱面积,
当热节不在分型面时会给造型带来麻烦。
普通圆柱形冒口造型方便,有较好的补缩效果,在古代火炮铸造中也较为常用。
其散热速度比球形冒口快,但比方形和长方形冒口慢,
其形状有利于加工和制作模具,适用于各种规模的铸造生产。
3磅团炮是典型的小型火炮,所以只需在炮口设置1个暗顶冒口,在两个炮耳处各设一个小型暗侧冒口即可。
在平户为仁王号铸造12门6磅铜炮的时候,李国助就已经实践过在泥模上设置冒口了。
而且6磅炮属于中型火炮,熟悉了中型火炮的冒口设置,再看小型火炮的冒口设置就非常简单了。
所以他一眼就看出,翁翊皇在这三个模具上设置的冒口在位置、大小、形状上都非常专业。
不过砂箱表面却看不到哪怕一个明冒口。
李国助推测,这是因为砂型铸造无论是透气性还是散热性都是三种铸造方法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