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翁翊皇提起钻膛时的感受,李国助眼中一亮,颇有深意地一笑,问道:
“翁叔,这说明了什么?你发现了吗?”
翁翊皇一愣,略显迟疑地说道:“说明砂模铸造生产的铸铁比较柔软?”
李国助抿嘴忍笑,摇了摇头,说道:
“这只是直观地感受,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吗?”
“这种现象说明,生铁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可以按照质地进行分类的!”
“诶!”翁翊皇恍然大悟,眼中眸光焕然,惊喜地道,“对呀!是这么个理!”
“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去探索,这种质地比较柔韧的生铁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原因。”
李国助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
“只要能找到其中的原理,我们就能有意识地控制铸造条件,使成品中出现更多由这种生铁铸成的大炮。”
“对呀!”
翁翊皇眼神明亮,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手,兴奋地说道,
“让我想想啊……”
顿了顿,他嘴里突然发出嘶的一声,
“这砂模铸造到底有哪些特点,是这种较柔软的生铁形成的原因呢……”
说到这里,他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半晌都没再说话。
“也许我们应该想想,砂模铸造有哪些泥模和铁模没有的特点,”
廉司南可能是等得不耐烦了,便出言提醒道,
“其中可能就有这种较柔软的生铁产生的原因。”
“此外,除了比较柔软以外,我建议再找找这种生铁还有没有别的特点。”
“这或许也有助于我们找到它的形成机理。”
李国助听的连连点头,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就想看翁翊皇能不能想到什么。
“嗯嗯,廉先生言之有理!”
翁翊皇看起来像是因为沉思而陷入了出神状态,却还是意外地听到了廉司南说的话,
“要说这砂型铸造的特点嘛,最明显的就是透气性比泥模和铁模都好。”
“这使砂模在铁水浇注过程中,能让气体更顺畅地排出,减少了因气体无法排出而在铸件内部形成气孔、砂眼等缺陷的可能。”
“我认为,这是砂模铸造的火炮比较耐用的原因之一。”
“但这是不是那种比较柔软的生铁形成的原因,我就说不准了。”
“至于说这种生铁除了比较柔软,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特点……”
说到这里,翁翊皇沉吟良久,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急忙说道,
“啊,我想起来了!在给三门砂模铸造的火炮去除冒口残留时,”
“我发现其断口呈现暗灰色,与铁模铸成的炮去除冒口残留后的断口颜色截然不同。”
“后者去除冒口残留以后的断口是白色的,”
“所以我一看就断定铁模铸成的炮会比较容易炸膛。”
“那泥模呢?”
李国助突然情不自禁地问道,在发现自己失态后,又尽量平静地补充道,
“我是说泥模铸成的炮去除冒口残留以后的断口是什么样的?”
翁翊皇回想了片刻,说道:
“倒是也有部分呈现暗灰色,但并不均匀,有些地方还夹杂着白色。”
“而且断口的砂眼和气孔也比砂模的断口多。”
“这应该是因为泥模的透气性不如砂模造成的……”
“啊!”
停顿片刻后,他突然若有所觉地啊了一声,说道,
“我记得有一门泥模铸成的炮这种情况尤其显得严重!”
“应该就是那门在第三轮炸膛的炮!”
“哈哈哈!”
李国助突然拍手大笑三声,兴奋地说道,
“这不是就发现了一个检验火炮质量的可靠方法吗?”
翁翊皇愣了一下,旋即眼中精光一闪,大声说道:
“噢!你的意思是看去除冒口残留以后的断口,”
“质地紧密,且呈现暗灰色的话,说明炮的质量可以,”
“若是质地疏松,且呈现白色的话,则说明炮的质量不好。”
“嗯嗯嗯!”
李国助连连点头称是,兴奋地竖起食指震动道,
“我觉得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给两种生铁命名以作区分。”
“断口呈现白色的,可以叫做白口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