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师也有义务向学生倾囊相授自己的技艺,不可藏私。”
“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老师,学会可以为其立生祠。”
“专利有年限,生祠收入却可以享受终生,甚至由其子孙继承。”
说到这里,他又停下来思考了片刻,突然转对李俊臣道,
“俊臣哥,组建永明学会的事,就交给你来操办,”
“你先拟个章程出来,再由大家一起商议改进。”
……
1617年4月1日,万历四十五年丁巳蛇年二月廿六。
大海早已解冻,永明城又能对外通航了。
在永明要塞西门外的码头上,李国助正在为李旦、翁翊皇、考克斯、颜思齐、李俊臣、虞明珠等人送行。
李旦、翁翊皇、考克斯三人自然是要回日本平户。
颜思齐则是要去山东引进柞蚕种及相关行业的人才。
李俊臣和虞明珠已经在过年期间完婚。
两人这是要回福建漳州南靖省亲,顺便看看能不能招募一些纺织工人回来。
古人在婚姻大事上都十分保守,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俊臣却在没有事先通知父母的情况下,私自娶了虞明珠为妻,也算是十分大胆了。
要是再不回去省亲,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爹,回去以后务必找一下许老师,让他给你把把脉,顺便看一下我给你开的方子啊。”
李国助语重心长地叮嘱便宜老爹道,
“合适的话,你就坚持吃上一个疗程,再去找许老师看看。”
“切记他让你停药,你才能停药!”
“而且他叮嘱你的饮食起居上的注意事项,你一定要遵守!”
“等我回去以后,可是会检查的哦!”
“好好好,爹一定谨遵医嘱!”
李旦看似说的不耐烦,其实一脸幸福的笑容根本藏不住,
“话说回来,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去呀?今年都没回去过年,你娘肯定都想死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