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有稳固的框架来分散重量,增强整体稳定性。
桅杆不高,是采用了一整根松木制成,也还马马虎虎。
总体上这木筏的做工确实还可以,承载四五十人平稳渡海是没什么问题。
假设格木特岛上有一万东海女真的话,用这样20个木筏往返25次可以把俘虏全都拉走。
但建奴应该还不至于那么笨,肯定会用岛上库尔喀人的渔船拉俘虏的。
想到岛上的库尔喀人,李国助起来拍了拍了手,说道:
“行了,把它扔了吧,咱们去北边那座大岛上跟土着做生意去!”
这次为了保证航速赶路,除了食物和饮水,两艘老闸船基本都是空载,
只有仁王号装了些丝绸、棉布、茶叶之类的轻便货物,
也是怕斯库纳帆船空载航速太快,容易跟两艘老闸船走散。
格布特岛的形状相当接近正方形,海岸线颇为平直,
再加岛上又多山,不少海岸直接就是山脚,所以缺少天然的避风港湾。
好在岛的南边向西北方向凹陷,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海湾,离刚才的战场也很近。
李国助便命令舰队驶向那个海湾的顶端。
不料船还没靠岸,就看见那海湾顶端的岸上有许多人正在对着他们下跪膜拜。
而且在他们背后,还恰好是一座山谷,可见这里的确是个适合停船的港湾。
李国助命令仁王号靠岸,让两艘空载的老闸船在离海岸1里左右的地方抛锚。
这是为了给仁王号上的人提供必要的掩护,因为24磅炮发射葡萄弹的有效射程就在1里左右。
上了岸后,居然立即有人上前用大明官话向他们致敬。
一问才知,他们是黑龙江入海口北岸沿海的库尔喀人,
为了躲避建奴的掳掠,才渡海来到格布特岛上。
没想到建奴竟还不肯放过他们,不惜打造木筏,渡海前来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