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用山绸做气囊?”
廉司南直接被李国助这句话惊了个大张嘴,
“这、这太奢侈了吧!”
李国助吃吃笑了两声,问道:“那老师用的什么材料啊?”
“我用的是帆布。”廉司南立即答道。
“嗯,确实挺合适的。”
李国助立即点头称是,旋即话锋一转,
“但我不赞成第一次就做载人实验,可以先用鸡鸭猫狗之类的小动物代替,”
“确保他们能安全着陆以后,再做载人实验不迟。”
“好,我赞成!”廉司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李国助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那老师想好要哪天回去了,就告诉我,我安排船送你回去。”
“好。”廉司南含笑点头。
“孙大哥,既然你对股份制和永明学会都已有所了解,那我们就来谈谈合作的事吧。”
看过了蒸汽机样机,李国助终于想起要引进博山琉璃产业的事情,
“你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永明城办琉璃厂呢?”
“呃……”孙元昌迟疑片刻,问道,“我不大明白小当家的意思。”
李国助莞尔一笑,说道:
“你来永明城办厂,咱们可以有两种合作方式。”
“一种是轻度合作,你只借用我们的地盘,你在这里的产业具有足够的独立性。”
“但你得给我们交税,相应的我们会保护你的工坊和伙计在永明城的安全。”
“至于你的工坊出产的琉璃如何销售,我们不会过问。”
“你可以把货物卖给我们,也可以自己寻找销售市场。”
“一种是深度合作,你可以投资成为我们的大股东。”
“这种情况下,你在永明城的所有产业,都将由我们南海边地公司代理经营。”
“所有产品也都由南海边地公司负责销售。”
“我们也会根据产品的盈利情况予以投资或扶持。”
“但每年,你都可以按照出资比例,也就是所占股份得到分红。”
“你更愿意接受哪种合作方式呢?”
“这个嘛……”
孙元昌反而迟疑起来,沉吟片刻,说道,
“可我还不确定这里有没有生产琉璃需要的原材料呢。”
李国助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
“原材料不是问题,就算南海边地没有,我们也可以从附近的朝鲜和日本进口原材料。”
孙元昌点了点头,却还是犹豫不决,无声地摇着扇子,半晌也不开口。
“元昌兄,”
颜思齐突然开口说道,
“如果你信得过颜某的话,我建议你投资做我们南海边地公司的股东。”
“毕竟你是不可能在永明城常驻的,”
“成为股东的话,你可以安排心腹之人以董事的身份常驻永明城,帮你管理产业,“
“你自己只需在博山老家收取分红即可。”
“既然如此,”孙元昌合上折扇对李国助拱手,斩钉截铁地道,“我便投资做股东!”
这孙元昌看来真的是跟颜叔一见如故呀,竟如此信任他。
李国助心里这样想着,含笑点头道:“那除了琉璃外,你还会投资其他产业吗?”
“当然不止是琉璃产业,”
孙元昌挺直腰杆,甩开折扇,背过另一只手,底气十足地说道,
“我还会投资山蚕、陶瓷、盐业,如果发现当地还有什么暴利产业的话,也会投资。”
博山的陶瓷也是一绝,堪与景德镇相提并论,乃中国五大瓷都之一。
孙廷铨还写过一本《颜山杂记》,其中就提到过琉璃、陶瓷,及绿矾、黄丹等化工产品。
看来也是家学渊源。
盐在大明境内属于专卖商品,贩卖私盐是杀头的大罪,
但是在南海边地制盐,大明可管不着。
以后在南海边地建国,李国助也不可能在永明城邦施行盐铁专卖制度。
李国助眉梢一挑,眼中精光一闪,笑道:“既然如此,小弟还有一事要麻烦孙大哥呢。”
“小当家请说。”
孙元昌从容地说道,似乎对自己很有信心,一点也不怕李国助提出的请求可能是他办不到的。
李国助嘴角一勾,意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