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定要把蔡邕吓哭。把他吓得乖乖的交出冀州。”
在传信兵的带领下,蔡邕和廖化很快就来到了众人的身前。
见到蔡邕身边只带了一名年轻随从,曹操和陶谦等人倒也止不住的高看了蔡邕一眼。
陶谦起身走到了蔡邕的面前,问道:“蔡伯喈,你今天为何而来。”
蔡邕上下打量了陶谦一眼,就指着陶谦的鼻子大声说道:“你不顾冀州百姓的安危,悍然发动战争,你不仁。你出兵冀州,也是对天子不敬,此举不忠。如今我代表冀州远道而来,你还没有请我入座,就开始询问我,这是无礼。”
“陶谦,我认识的你彬彬有礼,是个大仁大义的人。怎么才过去几年不见?你就变成了不忠不仁不义的人。”
听完蔡邕的话,陶谦止不住的变了脸色。
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注重名声,蔡邕对陶谦的指责,让陶谦感觉到愤怒的同时,也有一点面上无光。
曹操见状连忙起身走到了蔡邕的身前。
“蔡大家,不要生气。陶刺史也不想发动战争,只是董宋做事情有些太过分。”
蔡邕瞥了曹操一眼,问道:“大将军什么事情做得过分了?”
袁术见蔡邕说话咄咄逼人,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拍了拍桌子袁术站起身来。
“董宋杀了我的兄长,这件事情做的难道不过分?”
蔡邕听到袁术的话,扭头瞥了袁术一眼,直接大声喝道:“你当着我的面,拍什么桌子,你可知道即便是你的叔父袁隗在世,也不敢对我如此不敬。”
袁术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反驳,就又听蔡邕在一旁说道:“你的兄长袁绍本来就该杀,大将军杀他合情合理。”
“你说什么?我兄长是冀州刺史,董宋抢了他的冀州,屠杀了他的满门。凭什么合情合理?”
“就凭你兄长是从韩馥的手上抢走的冀州。”
蔡邕一甩袖袍,走到座位上坐下,接着说道:“朝廷从来都没有承认你的兄长是冀州刺史,相相反你的兄长更像是朝廷的叛乱。”
“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职责就是为天子分忧。大将军剿灭朝廷叛乱,难道不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