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来到大堂,只见一群书生模样的人围在一起。其中一人高声道:“国公爷,我们乃是国子监的监生,听闻国公爷诗词天下无双,今日我等特来讨教,若能胜过国公爷,还请国公爷取下墙上诗作。若是输了,我等以后见了国公爷施师徒之礼。”
贾珩听了,赌注却也公平,丝毫不惧,笑道:“诸君但试无妨。”于是一场诗词比试即将展开。
一位书生率先开口:“国公爷,在下以‘月’为题,作诗一首。
月挂高枝影自怜,清辉洒落满人间。
寒宫寂寞嫦娥泪,谁解相思又一年。”
贾珩略作思考,吟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众书生交头接耳,暗暗称奇,那书生倒也干脆,对着贾珩深施一礼,“国公爷此时意境深远,我不及也。”
接着又有书生出题,以“春景”为题。那书生朗声道:“
春风轻拂百花香,翠柳垂丝映浅塘。
紫燕穿梭寻故垒,人间处处是春光。”
贾珩微笑作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几轮下来,书生们面面相觑,自觉难以胜过贾珩。为首的书生叹道:“国公爷果然才思敏捷,诗仙之名实至名归,我等甘拜下风。请受我等一拜。”
贾珩对他们感观还不错,并没有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连忙制止,谦逊地拱手:“诸君之才亦令贾某钦佩,今日不过是互相切磋。”众人皆赞贾珩大度。而墙上的诗作依然稳稳挂着,贾珩的诗名经此一事更显卓着,他在这京城文坛的地位愈发稳固,也为之后芳雅阁琉璃制品的拍卖增添了不少人气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