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从创建至今已传四代,本应该是嫡长子继位,但被二皇子发动政变,杀了嫡长子,逼迫先皇退位,成为太上皇,幽禁在宫里。
民间传言,太上皇在位时好大喜功,北征匈奴和犬戎,均无功而返,反而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国库空虚,国土也被对方吞并不少,最后只能通过和亲和岁贡才让两国结束了战争。
在储君人选上一直犹豫不决。他既偏爱二皇子,又因各种原因不愿轻易废除大皇子。
大皇子为了讨太上皇欢心,更是大兴土木,在全国各建豪华行宫,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多次增加农民赋税,导致农民失去了土地,很多贵族地主趁机兼并土地,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就沦为盗匪,甚至起义,大禹王朝到处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二皇子多次带兵平叛,了解民间疾苦,并多次上书,言明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还田于民,施行仁政,但都被太上皇驳回。
两相对比,高判立下,双方剑拔弩张,大皇子设计杀二皇子,却被识破反被杀。最后二皇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兵谏,逼迫太上皇退位,自己当了皇上。
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虽然现在国家还有内忧外患,但比以前还是好了不少。
想到这些,贾珩说道:“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皇上的行为无疑违背了亲情和道义,他杀兄夺位的行为也备受争议和批评。”
只见中年人脸色变了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他要不反击,死的就是他,这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他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是个有作为的好皇帝,比之前的皇帝要好不少,如果能保持下去,肯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足下之言,让人如沐春风!不知足下,能否为国效力?”
“我欲为国效力,但苦无引荐之人。”自从有了统子姐,贾珩的心思也活络起来,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据说,四十万犬戎大军即将兵临抚远城。明日,陛下就会下旨派军出征,各府也会受到旨意,选派族中子弟出征,不知足下敢否?”
“大丈夫当手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
“好!真男儿也!”
这时,只见远处烟尘滚滚,来了一支骑兵。
“是我的人接我来了!此玉佩便送与足下,聊表谢意!万望笑纳!”说着,从腰间取出一枚金龙玉佩递给贾珩。
“如此,多谢了!”
“告辞!我们还会见面的!”中年人说完,便带着剩下的人骑着马向着那队人马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