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后表情稍有缓和,“贾珩,既然你忠心于朕,为何此前从未提及此事?”
贾珩回道:“陛下日理万机,微臣这点小事岂敢烦扰圣听。”
皇帝闻听此言,龙颜大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犬戎既诚心求和,朕准了!愿两国再无战争!”
待犬戎使者下殿后,他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的贾珩身上,眼中满是赞赏之意。随即,皇帝高声说道:“贾爱卿忠勇可嘉,为朕立下如此大功,当重重赏赐!即日起,朕封贾珩为安国公,掌管龙武卫五万人马,镇国大将军,食邑万户,世袭罔替!另赐府邸一座,奴婢五十人!”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声和赞叹声。突然一位大臣站出来:“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眉头一蹙,不悦道:“爱卿何出此言?”
那大臣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贾珩虽有功于犬戎,但此举未经陛下许可,私自参与他国复国之事,此乃越权之举。今日可助犬戎复国得赏,他日难保不会做出有损我朝利益之事。”
皇帝听闻,微微沉吟。贾珩见状,忙跪下辩解:“陛下明鉴,微臣一切皆以陛下与百姓为重,绝无二心。”
这时又有大臣出列说道:“臣启奏陛下,贾珩年纪轻轻就如此高位,难免会心浮气躁,恐对以后发展不利,不如先沉淀一番再予提拔重用!”
“我沉淀你奶奶个腿!”贾珩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
又有大臣出列:“陛下,贾珩现在就封为国公,以后若在立功又如何?难道要封王吗?”又有几位大臣附和这位大臣所言。
朕安排自己孩子的工作咋就这么难,你们一个个横扒拉竖挡着的。皇帝把这几位大臣在心里都拿小本本记上了,面露愠气道:“若是你们也能也能做出贾爱卿的功绩,就是封王又有何不可?”
然后直接一锤子定音:“贾爱卿忠君爱国,朕已知晓,然众卿家担忧也不无道理。但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希望贾爱卿不要辜负朕对你的信任。贾爱卿日后定要事事报备,不得擅作主张。”
贾珩赶忙跪地谢恩,心中激动不已。然而,皇帝似乎还有下文。
只听得皇帝接着说道:“工部营缮郎秦业恪尽职守,其心可嘉,特升为工部右侍郎。”秦业自从被太监告知让他上朝,就一直提心吊胆的,一宿都没睡好,恐怕一个不慎被咔嚓了。当听到他被升为工部右侍郎,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旁边人提醒才如梦初醒,连忙上前跪倒:“臣谢主隆恩!”激动的心还没平静下来,皇上又来一个王炸:
“秦爱卿,朕听闻秦家有女名唤秦可卿,生得花容月貌、温柔贤淑。贾珩如今功成名就,尚未婚配,今想赐汝爱女秦可卿与贾珩成婚,不知你可愿意啊?”
“臣谢陛下赐婚!”虽已提前知晓,但由皇帝亲口说出来还是让他受宠若惊,秦业再次跪拜。
“朕已找钦天监算过,下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就那天成婚可好?”
贾珩闻言,先是一愣,难道秦可卿真是皇帝丢失的亲闺女?继而喜不自禁,这皇帝可交啊,连日子都择好了,不枉我跪拜你几回,连忙跟随秦业再次叩头谢恩。
“贾爱卿,成婚前你就在家好生休养,就不用来上朝了!但龙武卫你可要给朕带好了!”
“臣谢主隆恩!”贾珩跪谢。
一时间,众大臣都被雷的外焦里嫩,先是最年轻的国公,然后就是赐婚,赐婚你就赐婚吧,还把日子都定了,这可真是绝无仅有啊,看来贾珩圣恩正隆啊!没看贾珍被夺爵禁足、贾蓉被关进大理寺了吗?不就是因为惹了贾珩才这样的吗?群臣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高兴者亦有之!贾珩知道皇帝对贾珍和贾蓉的处罚后,嘴角微微上扬,这样也挺好,一下子就拍死了也就没意思了。
散朝后,大臣们纷纷对贾珩和秦业表示祝贺,贾珩和秦业笑着一一回应众人的祝贺。
秦业看着贾珩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是越看越顺眼,本来自己年纪已高,又无背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做到了这个位置,可以说基本上就是熬到头了。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升为了四品。这都是沾了贾珩的光,老头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待众臣走后,秦业拉着贾珩的手说道:“贤婿啊,今日之恩,秦家上下必铭记于心。”贾珩恭敬回道:“岳父大人客气了,日后自当好好对待可卿。”
两人分开后,秦业一回府便召来秦可卿和秦钟,告知自己升官和赐婚之事。秦可卿双颊绯红,心中既有羞涩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