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道体同修,并非无人成功过,在剑宗历史上,三种道体同修之人也出现过。
不过修行的都是相关功法,如修行火法的修士,三种道体都是火属道体,属性相合,更容易令他们生生不息。
七杀道体与太白道体虽都归属于杀伐一道,但确实没人尝试过同修,毕竟杀伐之道说穿了是武道另一名称,武无第二,向来谁都不服谁,同修后万一在体内打起来?
如今也是想想,毕竟道体修行,动辄以百年计,他现在不满二十岁,连入门的门槛还没摸到。
不过,倒是可以先尝试引星力铸太白道体,往后视情况增添。
确定以后的路途,李殒定了定心神,松开引星箓,“遗迹何时开启,给个准确时间。”
道士倒没想到这里,也不含糊,当场拿出七枚铜钱,以北斗七星姿态摆放,随后嘴中念念有词,先看头上天穹,再看向七枚铜钱,以肯定口吻道:“二十天后。”
二十天,倒也不急。
先养剑炼体,将太白道体入门,最大程度提升战力,到时候遇到金丹之上境界纵然不能杀之,亦可从容退走。
于是,李殒离开小舟,在江边群山中结庐而居,闭关修炼。
同时,道士离开后不久,一位身穿红色衣袍的枯瘦僧人忽然在江边出现,看着那一艘小舟,注目良久。
口宣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轻拂衣袖,江风吹拂过,小舟便陡然崩碎,化作霏霏细雨,撒入江中,引得鱼儿争抢。
竟没留后手?
枯瘦僧人疑惑片刻,在江边停留片刻,知道鱼都把细雨吃干净,才转身离开。
才走出去三步,眼前突然出现一只张牙舞爪的凶恶猛兽,抬眼间扑向他,他知道这是幻觉,星辰气运凝结成的猛兽终究让他心神失守一瞬,等反应回神,衣袖已被猛兽咬去一角。
“紫霄仙宗,果真名不虚传。”
枯瘦僧人看着衣袖上沾染的斑驳血迹,叹了口气,一步踏出,越过重重阵法,到了顾阀用来安顿外客的院落。
太子洗马尚白玉看见枯瘦僧人出现,一惊,顾不得正在喝茶,忙将茶杯放下,毕恭毕敬行礼:“见过无碍上师。”
无碍点头,问他,“事情办得如何,顾阀可同意结亲。”
尚白玉苦着脸回道,“上师有所不知,清江仙子本有同意之想,众位族老亦有多数赞成。”
“这是好事,怎么还苦着脸?”无碍疑惑询问。
“顾应秋出关了。”
世家规矩都是同一套,居城分内外,主权者分明暗两种,族老、清江公等人,是明面上的管理者,在祖辈未出关前可自行决定一切大小事务,祖辈一旦出关,不管是哪位祖辈,都自然而然接过权力,族老等人只能从命,不能有丝毫违背。
如今顾阀大事全由顾应秋做主,她不同意,任凭尚白玉说破天也无用。
“顾应秋?是她啊,难怪会阻挠尔等。”
无碍上师理解顾应秋的想法,这位当年就是以敢爱敢恨而出名,旁人出关尚能一劝,顾应秋见顾清筱犹如见当年的自己,同样身不由己,命运被家门操控,当年自己无人相伴,如今有了实力,就要一圆当时梦想。
“是啊,这位真的棘手,许诺好处都不要,只说让顾清筱自行抉择,这是什么话。”尚白玉科考出身,接受最正规的儒学教育,重视三纲五常等礼仪,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顾清筱身为顾氏子嗣,一切举动就应该都听从顾氏的命令,以家门利益为主,没有家门中血脉同心协力,哪里能有经久不灭的世家?
太不懂事。
看来还是山村僻壤,没教出懂礼仪的好孩子。
“太子殿下有严令,无论如何都要让齐王与顾清筱见一面,我等身为臣子,不能不办。
眼下,顾清筱被顾应秋以禁足之名守在身边,根本接触不得,上师您已证得智慧通,修成果位,可有妙计令在下得以交差?”
无碍上师沉吟,办法自然是有的,就是手段过于阴暗,让顾应秋察觉到必然会借此机会发作。
无量修士怒而追杀,不是好应付得下去。
见无碍不说话,尚白玉眉头拧的更深,成了一个川字,却又不敢打扰这位上师。
东宫太子遵从释教,自小刻苦学习,不仅给自身起法号,拜上师,更给予僧人与道官一样的品级待遇,并承诺等自身登基以后,就将释教广传天下,扶持他们做仙门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