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风波能尽快平息,害怕自己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斗争之中。一些大臣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若局势继续恶化,自己该如何明哲保身,而另一些大臣则在思考是否有办法化解这场危机。
而朱祁镇,原本正惬意地欣赏着宴会上的歌舞表演。他靠在龙椅上,龙椅上的金龙雕刻仿佛与他融为一体,他手中端着酒杯,杯中的美酒在灯光下闪烁着红宝石般的光泽,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之中。被这突如其来的喧闹声吸引了注意力后,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目光冷冷地看向王振和老臣。当看到王振那副骄横跋扈、肆意妄为的模样时,朱祁镇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反感。他一直以为王振对自己忠心耿耿,只是偶尔有些恃宠而骄,会耍些小性子,却没想到今日在这宫廷宴会上,王振竟如此胆大妄为,全然不顾及皇家的威严和朝堂的规矩,将这庄重的宴会搅得一团糟。他心中不禁对自己重用王振的决定产生了一丝怀疑。他想起这些年对王振的宠信,给了他太多权力,如今却让他在这重要的场合如此放肆,心中懊悔不已。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用人之道,担心自己的纵容会给朝廷带来严重的后果。
朱祁镇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与愤怒。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手背上的青筋也微微凸起,心中的怒火在燃烧。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皇家的尊严被践踏,这种愤怒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心中澎湃。他想到皇家的威严不可侵犯,王振此举实在是太过分。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话就是圣旨,他的尊严不容置疑,而王振却在这满朝文武面前让他丢尽了颜面,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他觉得自己必须要采取行动,以维护皇家的威严和朝堂的秩序。
“够了!” 朱祁镇突然站起身来,声音低沉而威严,充满了愤怒,如同一道惊雷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这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震得大殿的梁柱都微微颤抖。众人听到皇帝的声音,顿时都安静下来,纷纷跪地行礼,头深深地埋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王振也被这一声喝止吓得浑身一颤,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手中的酒杯差点掉落,他惊恐地看向朱祁镇,脸色变得煞白,如同冬日里的残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了,心中涌起一阵恐慌,他的双腿微微发软,几乎站立不稳。他在心中拼命思索,该如何挽回局面。他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皇帝的愤怒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害怕失去皇帝的宠信,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想着如果能挽回皇帝的信任,他愿意做任何事情。
朱祁镇冷冷地看着王振,眼神中没有了往日的宠信,只有满满的厌恶,那目光仿佛能将王振穿透。“王振,你太放肆了!今日之事,朕定会好好处置。这宴会,也不必再继续下去了。” 说完,朱祁镇拂袖而去,衣袖带起一阵风,动作果断而决绝,那衣袖的摆动仿佛带着无尽的失望与愤怒。他大步离开,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留下一脸惶恐的王振和面面相觑的众人。
这场原本应该欢乐祥和的宫廷宴会,就这样因为王振的骄横而不欢而散。此后,朱祁镇对王振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中对他多了几分警惕与不满。每次看到王振,朱祁镇都会想起那天宴会上的场景,王振那副嚣张的模样就会浮现在眼前,提醒自己不能再对王振过度宠信,要时刻警惕身边人的野心与贪婪,守护好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国家陷入危机,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洞察身边的一切。
此后,朱祁镇在朝堂之上,面对王振的奏请和建议,总会多留个心眼,不再像从前那般不假思索地应允。而王振,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但心中的怨恨与野心却在暗暗滋生,一场新的朝堂风云似乎正在悄然酝酿。王振时常在暗中谋划,试图寻找机会重新获得朱祁镇的绝对信任,他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地行事,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格外谦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讨好朱祁镇。而朝堂中的大臣们也都在暗暗观察着局势的发展,整个朝廷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大臣们在私下交流时,都对王振的行为表示担忧,他们害怕王振再次得势后会对他们进行报复,而一些与王振有过节的大臣,则开始暗中联合,试图寻找机会扳倒王振,以维护朝堂的稳定和自身的安全。他们秘密地商议着对策,收集着王振的罪证,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他一举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