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是生性懒惰,贪图安逸,不愿花费精力去严格训练士兵;或是收受了富家子弟的贿赂,对他们网开一面。训练场上,本该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却常常冷冷清清。负责训练的将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士兵们,时不时打个哈欠,还不时地掏出怀里的酒壶,喝上一口。
训练时间被随意缩短,有时甚至只训练半个时辰便草草收兵。训练内容也只是让士兵们简单地列队行走,比划几下招式,毫无实质性的提升。许多士兵直到出征前,连基本的鸳鸯阵、三才阵等阵法变换都一知半解,更别说在战场上根据形势灵活协同作战了。当真正演练阵法时,队伍中一片混乱,士兵们不知所措,完全无法达到战术要求。
军官们在一旁大声呵斥,但却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教导过士兵们如何正确地执行战术。士兵们在混乱中相互碰撞,摔倒在地,却没有人上前扶起,整个场面一片狼藉。那些摔倒的士兵,有的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出,却只能自己咬着牙爬起来,心中满是委屈与不甘。
在这一系列恶劣行径的侵蚀下,军队的士气如同坠入冰窖,急剧低落。士兵们看着手中粗制滥造的兵器,吃着难以下咽的军粮,又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战争的恐惧与对朝廷的不满。夜晚的军营中,常常能听到士兵们低声的抱怨与叹息。“我们拿着这样的兵器,吃着这样的粮食,怎么去打仗?这不是去送死吗?” 一个士兵小声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他们不禁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究竟能否取得胜利,自己是否会在战场上白白送命。一些士兵甚至开始偷偷写家书,交代后事,恐惧的氛围在军营中蔓延。有的士兵在信中写道:“爹娘,我恐怕再也回不去了,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绝望。我每天都吃不饱,兵器也不好用,训练也没人认真教,我真的好害怕。” 他们将对家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都倾诉在了这一封封家书中。他们想着家中年迈的父母,想着未曾谋面的妻儿,泪水不禁浸湿了信纸。
此时,在军营的角落里,几个士兵围坐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咱们这样怎么上战场啊,兵器不行,吃的也不行,这不是去白白送死吗?” 一个年轻的士兵带着哭腔说道。“别乱说,要是被上头听到,咱们都得倒霉。” 旁边一个年长的士兵赶紧制止道。“可是,我们真的能活着回来吗?” 年轻士兵还是忍不住问道。众人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王振的一系列自私行为,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深深地埋在了即将出征的军队之中。从表面上看,大军即将浩浩荡荡地开拔,旌旗猎猎招展,人马嘶鸣喧嚣,一副兵强马壮的景象。但实际上,这支军队内部早已千疮百孔,危机四伏。每一个被王振埋下的隐患,都如同悬在士兵们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落下,给这场出征带来灭顶之灾。而这场灾难,不仅关乎着士兵们的生死,更可能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走向,为其蒙上一层厚重的、难以驱散的阴影,让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