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地回应道:“我奉命守城,不能擅自开门。也先,你休要再耍阴谋,我们不会上当的!” 郭登坚决不肯打开城门,以决然的态度扞卫着大同城的尊严与安全。他看着城下的朱祁镇,心中虽有不忍,但他更明白,不能因为皇帝一人而让整个大同城陷入危险之中。
朱祁镇此时,心中五味杂陈,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他既为自己沦为阶下囚,被人当作棋子利用的处境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曾经,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荣耀;如今,却只能任人摆布,成为敌人手中的工具。同时,他又对郭登等将领坚守职责、忠诚于国家的行为表示由衷的理解与敬佩。他知道,郭登等人是为了守护国家和百姓,才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这僵持不下的局面下,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同时也为了让自己在瓦剌面前不至于太过被动,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朱祁镇只好无奈地索取朱冕、宋瑛及宦官郭敬的家产,分送给也先及其弟伯颜帖木儿,试图以此来换取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也先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不再对他施加过多的压力。
一直到八月二十三日,也先见无机可乘,实在无法突破大同城的防线。他尝试了各种办法,用尽了各种威胁手段,但郭登始终不为所动。也先无奈之下,这才不得不带着朱祁镇怏怏离去。他看着大同城的城墙,心中充满了不甘,但又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实。
在离开大同城的这段时间里,朱祁镇虽身处困境,自身难保,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他那颗心系百姓与士兵的心,却从未改变。他看到城外大片的秋庄稼还未收割,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百姓的艰辛。而城中的军士又久受饥饿之苦,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渴望。
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怜悯之情。于是,他怀着忧虑的心情指示道:“秋稼未收,军士久饥,可令刈以入城。” 希望能让士兵们获得一些粮食补给,缓解他们的饥饿之苦。同时,他也深知也先的狡诈阴险,如同深知狐狸的狡猾习性一般。他忧心忡忡地提醒众人:“也先声言归我,情伪难测,宜严为备。” 告诫大家切不可放松警惕,要时刻做好防备,以免落入也先的陷阱。
而郭登,这位忠心耿耿、一心为主的将领,并未因为朱祁镇的拒绝而放弃营救他的想法。他秘密派人偷偷潜入朱祁镇身边,告知袁彬,打算派遣五名身手矫健、机智勇敢的 “夜不收” 乔装改扮,混入敌营。他们计划以奉朱祁镇到石佛寺礼佛为由,趁其不备,趁机将朱祁镇救回城中。
袁彬得知后,立刻将此事告知朱祁镇。朱祁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他深知在戒备森严的敌营中实施这样的营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敌营中到处都是瓦剌的士兵,防守严密,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一旦行动失败,不仅自己的性命将危在旦夕,还可能连累更多的人无辜牺牲。那些参与营救的士兵,他们的家人也将陷入悲痛之中。
于是,他最终怀着沉重的心情,无奈地没有同意郭登的营救计划。他看着袁彬,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激,说道:“郭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此事太过危险,不能让大家为了我白白送命。”
随后,也先带着朱祁镇离开了大同,向着塞外方向缓缓而去,返回其大本营。朱祁镇坐在马背上,望着渐行渐远的大同城,心中满是无奈与惆怅。那熟悉的城墙、那曾经守护的土地,此刻都离他越来越远。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是继续在异国他乡受尽屈辱,还是有朝一日能回到大明,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他的心中一片迷茫,犹如置身于茫茫黑夜之中,看不到一丝曙光。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命运的齿轮能够再次转动,将他带回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