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众,只知争权夺利,毫无家国责任感。他们在军中拉帮结派,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小团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排挤异己,打压那些正直且有能力的将领。一时间,军队内部乌烟瘴气,原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盛的大明军队,变得人心惶惶。士兵们不再专注于训练和保家卫国,而是陷入了无尽的争斗与内耗之中。军中时常传出因争权夺利而引发的斗殴事件,士兵们的士气低落至极点,原本整齐划一的军阵变得散乱不堪,武器装备也因无人管理而破败损坏。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明军队,如今已不复往日的辉煌。
徐有贞,生得一副阴鸷的面容,双眼透着狡黠的光芒,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冰冷而又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他为人更是狡诈多端,心思深沉难测,仿佛深邃的海底深渊,深不见底,让人难以捉摸。在夺门事件中,他凭借着那如簧的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煽风点火,为夺门之变的成功推波助澜。也正因如此,他成功跻身于新贵的行列之中。
他就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狐狸,时刻盘算着如何利用局势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在他那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躁动不安、充满算计的心。朝堂之上,他嘴角常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看似温和友善,让人放松警惕,实则暗藏玄机。他的眼神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丝表情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就像一个高明的猎手,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对猎物发动致命一击。
他利用自己在朝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影响力,如同操控木偶一般,将那些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徒,纷纷提拔到重要的官职之上。无论是掌管国家钱粮命脉的户部,还是肩负监察百官重任的都察院,都被他的亲信所渗透。在他的精心布局下,整个朝堂逐渐被他的势力所掌控。
在户部,他的亲信们肆意篡改账目,手法娴熟且大胆,毫无顾忌。他们将大量的钱粮中饱私囊,使得国家财政亏空日益严重。许多原本计划用于民生工程的资金被挪用,导致各地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原本灌溉便利的农田,如今因缺水而干裂,农作物收成锐减,百姓生活困苦。桥梁道路的修建也因缺乏资金而被迫停滞,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原本繁荣的商业活动,也因道路不畅而逐渐萎缩,百姓的生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都察院,那些正直的御史们因弹劾他的党羽而遭到打压。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将御史们贬职、流放,甚至投入大牢,让他们遭受非人的折磨。御史台这个本应是监察百官、维护朝堂清明的机构,就这样沦为了他铲除异己的工具。这些人一旦得势,便原形毕露,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整天只想着如何搜刮民脂民膏,如何为徐有贞谋取私利。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黑暗势力,使得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正义与公平被践踏得粉碎。大臣们在朝堂上议事时,只要稍有不同意见,便会遭到他们的围攻和诋毁,整个朝堂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毫无公正可言。
还有曹吉祥,身为宦官,本应尽忠职守,侍奉皇室,维护宫廷的秩序,成为皇帝身边忠诚的仆人。然而,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却对权力充满了无尽的觊觎。在夺门之变这场政治漩涡中,他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参与其中。凭借着在政变中的 “功劳”,自此成为了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如同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潜伏在暗处,吐着信子,随时准备出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宫廷的长廊里,时常能看到他那佝偻却又透着阴冷气息的身影。他身形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但那瘦弱的身躯里,却隐藏着一颗贪婪而又残忍的心。他走路时微微弯腰,脚步轻缓却又带着一丝诡异,仿佛每一步都在算计着什么。他利用自己能够时刻接近皇帝的特殊便利,如同在宫廷内外布下了一张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他安插的眼线如同他的耳目一般,无处不在,遍布宫廷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皇帝的寝宫,还是大臣们的议事厅,都有他的眼线在暗中监视。宫中的一举一动、大臣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第一时间详细地汇报给他。在御花园中,皇帝与大臣们的交谈,哪怕是轻声细语,很快就会被他知晓;在朝堂议事时,某位大臣的一句质疑,也会迅速传入他的耳中。
他凭借着这些情报,在皇帝面前巧言令色,搬弄是非。他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用花言巧语迷惑皇帝,让皇帝对他深信不疑。对于那些对他不利或者不服从他的大臣,他恶意诋毁,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