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之名威震天下,成为了大明的英雄。
正因如此,于谦深受朱祁钰的信任与重用。朱祁钰不仅委以他重任,让他掌管国家的重要事务,如军事调度、官员任免等关键领域;还时常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将他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国家的中流砥柱。久而久之,于谦在朝中威望极高,上至皇亲国戚,那些养尊处优的王爷、妃嫔,下至普通朝臣,那些兢兢业业的官员、吏员,无不对他敬重有加。无论是朝堂议事,他的话语总能让众人安静聆听,点头称是;还是私下交流,大家都以能与他交谈为荣,对他的观点与决策十分认可。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在朝堂上引起不小的波澜,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也正是这份对朱祁钰矢志不渝的忠诚,以及在朱祁镇复位一事上的坚决反对,让于谦成为了朱祁镇眼中最为扎眼的 “眼中钉,肉中刺”。在朱祁镇看来,于谦的存在,就像是一把高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他的皇权美梦,威胁到他刚刚夺回的皇位。朱祁镇回想起复位前夕,朝堂上那场激烈的争论,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些反对他复位的声音中,于谦的言辞最为激烈,态度最为坚决。于谦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毫不退缩,坚决扞卫朱祁钰的统治地位,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朱祁镇的心上,这让朱祁镇怀恨在心,恨意如同熊熊烈火,在心中燃烧不息。如今大权在握,他怎能轻易放过这个曾经与他作对之人,复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烧,驱使他迫不及待地要将于谦从朝堂上抹去。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犹如恶狼看到猎物时的目光,贪婪而凶狠。他没有丝毫犹豫,毫不犹豫地发出了那道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命令。刹那间,整个皇宫内院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兴奋剂,陷入了一片忙碌与紧张之中。太监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匆忙奔走传递消息,尖细的呼喊声在宫殿长廊中回荡;侍卫们迅速集结待命,整齐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整个宫殿都回荡着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
锦衣卫指挥使接到命令后,神色凝重,犹如背负着千斤重担,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一旦出现差错,必将人头落地。他迅速召集麾下精锐,那些锦衣卫们身着鲜艳的飞鱼服,那飞鱼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而诡异的光泽,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腰间佩着寒光闪闪的绣春刀,刀身的寒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不寒而栗。他们个个神情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仿佛是从地狱深渊而来的使者,专门收割人命。
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脚步匆匆地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惊恐地避让,原本热闹喧嚣的街市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店铺纷纷关门,路人行色匆匆。整个京城仿佛被一片恐怖的阴影所笼罩,压抑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很快,这队锦衣卫便径直朝着于谦的府邸奔去。当他们抵达于谦府邸时,瞬间将其重重包围。府邸周围,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他们手持兵器,长枪如林,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严阵以待,气氛剑拔弩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只要有一点火星,便能引发一场血腥的厮杀。
指挥使一声令下,数名锦衣卫如猛虎般冲向于谦府邸大门。他们齐心协力,用身体撞击着大门,“砰” 的一声巨响,大门被瞬间撞开,木屑飞溅,如同一场小型的爆炸。
此时,于谦正在书房内踱步沉思。他手中拿着一本古籍,时而停下脚步,低头凝视着书中的文字,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时而又缓缓走动,脚步沉稳,仿佛在丈量着书房的每一寸土地。听到外面传来的嘈杂声与撞门声,他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坦然的神色,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的到来。他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轻轻抚平书页的褶皱,整了整衣衫,将每一个褶皱都抚平,然后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一切。
当锦衣卫们冲进书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于谦一脸平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命运的无奈。他的目光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没有丝毫的慌乱与挣扎,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仿佛他们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过客。在他心中,他所坚持的正义从未改变,即便面对这样的困境,面对生死的威胁,他也毫无畏惧,因为他问心无愧。
“于谦,你涉嫌谋逆,奉皇上旨意,即刻将你逮捕!” 锦衣卫指挥使走上前,大声说道,声音在书房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