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我所说的现象稍有些不同。儿子在起点时,她发现我和儿子的手表都比她的表慢了,但当儿子乘坐飞车向她驶来时,儿子的表却变得越来越快,最后到达终点时竟与她的表一致了。这时候儿子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他告诉了我他的发现,他是这样描述的,在起点处他发现爸爸的表跟他的表时间是一致的,妈妈的表走得比他的慢,当车运动起来后,爸爸的表变慢了而妈妈的表比原来快了,最后当他到达终点时妈妈的表与他的表又一致了。
既然光速飞行的人也会看到同样的效应,地火参考系上的时间也会相对于自己变慢,因为相对论说了,这是相对于外部观察者的效应,那么既然对方都看到对方的时间变慢了,而对方又感觉自己跟往常一样,那么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有何意义?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影响,仅仅只是表象变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确实如此,但不可忽略的是,光速对人的影响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这导致了光速运动可能会对人产生某种时间影响,这又便超出了上述的范围。
什么影响?
相对论讨论问题之前要先指定参考系,如果一直保持匀速,那么在地火系看近光速的人更年轻,如果在近光速的人参考系看,则地火参考系的人更年轻,而如果接近光速的人最后返回地火参考系,则确实更年轻,无论哪个系看都是如此。这方面的影响你们地球人曾举出一个双生子佯戮的例子来质疑光速对人的影响,但那是对光速下时间变化认知不够导致的。
双生子佯戮,这个我倒是听说过。
简单点说,就是卡时间,光速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年轻,如果成功卡住时间,那么就会产生双生子中光速飞行的哥哥见到弟弟时,会比弟弟年轻。
怎么个卡时间?
因为,当你以光速飞行时,个体本身就在不断向外以光速发送事件球,事件球以三维辐射的形式一个接着一个层层嵌套射向宇宙,事件球就是一层几乎没有厚度的球壳而已,我们只能描述他们是连续的,随着距离的增加,光速的限制,接收事件球会产生时间差,当你以近乎光速运动时,你与事件球就这么一前一后非常靠近的向远处飞去,当你在例如1光年之外的弟弟接触到你刚起飞的事件球,以为你1年以后抵达时,毕竟光速跨过一光年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没想到你不出几秒,便已经出现在他附近。因为你起飞后不出几秒就已经达到了光速,几乎是紧贴着起飞的事件球飞过来的,所以弟弟就会看到1光年之外的哥哥刚起飞就到达了自己身边。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最小时间与空间的问题,最小的距离是普朗克长度,约为1.6乘以(10的35次方分之一)米,最小的时间尺度是普朗克时间,约为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时间与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最小单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事件球不能无限发射,对于光速飞行的哥哥事件球和光速起飞瞬间的事件球,这两个事件球之间能容纳的事件球数量是有限的,在哥哥飞行的过程中,哥哥也在向外发送着事件球,在1秒的光线路程下,最多能容纳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即1秒光线所能包含的信息事件球便是10的43次方个,而这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充斥在1秒光线走过的空间内,并导致光频增加即所谓的蓝移。但因为光速不可超越,因果不可倒置,这些事件球只能夹在起飞事件球和飞行的哥哥事件球之间,假如近光速飞行的哥哥事件球和起飞事件球相差2秒,则飞行的哥哥最多只能发出2*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而近光速飞行增加的距离无法像静止时一样容纳全部事件球,假设1秒光走过的距离取近似30万公里,即1秒光向外扩张30万公里以容纳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而现如今近光速飞行,原本相差1秒的事件球间距应为30万公里,如今可能仅仅只相差3公里,中间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如何能充斥其间?这倒不是光速变慢了,而是1秒事件球之间的间距被挤压变短了,根据光速不变原理,飞行的哥哥所发出的光线仍是光速传播,同时所得时间又不能小于普朗克时间,即不能用3公里除以10的43次方推出更小的时间单位。是故这1秒间距除以光速,原本1秒事件球间距为30万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即为1秒,现如今1秒事件球间距为3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的时间只有0.0000……几秒,没有事件球的变化就无法感知时间,时间感大为不同,而时间再除以普朗克时间即为事件球数量(普朗克时间数量),飞行的哥哥向外传播事件球的数量势必减少,要完成正常的传递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的1秒感知,则飞行的哥哥需要飞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