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晴和其他在场观察员,听到这个猜测,恍然大悟,这么说,好像确实也对得上于白的行为?
没想到这家伙看似行为古怪,其实是在尝试触发规则?
还、还挺有想象力的嘛.....
虽然规则本身并不复杂,就只是把3个「和3有关」的东西放在一起,但难的是,如此毫无逻辑,他是怎么找到切入口的?
什么样的脑子能把这么碎片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呀...?
姜晴扪心自问,把她扔在那个环境,她估计也猜不出来,也只有慢吞吞找一些边缘线索的份。
这下他们算是看懂了,不过相应的,他们又开始为于白着急了,
看着杀意空间里的画面,竟不由自主地开始替于白寻找着下一个「和3有关」的东西。
然而,于白那边却丝毫没有着急的意思,反而在原地悠悠转了个圈。
*
整个房间内,其实东西并不多,稍微转个身,都能将这里尽收眼底。
角落的洋娃娃、三棱锥此刻已经成了两坨黑烬,一坨在角落,一坨在于白几步远的距离。
当于白转完一圈,身子回正时,下一条提示也浮现在眼前了——
【线索调查完成:重复出现的东西】
【线索完成奖励:解锁歹徒本人信息】
【解锁线索:博尔赫斯的诗】
【最终奖励:解锁歹徒作案动机】
于白眉毛微微一挑,博尔赫斯?
监狱生活很“丰富”,狱方还贴心地给他们这些死刑犯准备了一些关于生死教育的书籍。
恰好博尔赫斯的《对任何死亡的悔恨》就是讨论生与死主题,于白读过很多遍,顺便又把博尔赫斯的诗歌集都看了一遍。
监狱里的书都挺新的,因为刑期短的没心思看,死刑的也没心思看。
也就于白这种脑回路清奇的,觉得在监狱里读书还挺享受的。
所以于白对这个作家名字并不陌生。
只是这和案件有什么关系...?
于白开始仔细回忆起那本诗集,试图回忆里面的内容。
随着于白呢喃的话语轻轻落下,一个灵感再次涌现。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只被咬剩的三根手指,视线又落在了焦尸“于白”的那三根焦指...
*
“杀意空间就这么一个书房,地方和东西就这么点,徽章...三角板...和3有关的东西就这么多了,哪里还能找到第三条信息?”
“没办法,他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只有20,不算多,所以只能展开书房这么大的杀意空间。还是我们原来那位杀意侧写师好,虽然速度是慢点,但是人家刚进入杀意空间,就有60点精神耐受值上限,能够加载更多信息。”
“这个于白怎么看起来也不着急?刚刚是不是没和他说我们现实只有3分钟的时间,他还以为时间还多?”
影响杀意空间的加载因素有二,其一是采集到的杀意粒子是否够多、足够构建一个完整的杀意空间;其二就是侧写师们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
在杀意粒子有100%的前提下,杀意空间就像一个黑漆漆的矿洞。
而不同杀意侧写师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就像不同功率的手电筒。
有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高的侧写师,就像拿了一个超高功率的手电筒,在黑漆漆的地方就能照亮更大、更远的路。
有的精神耐受值上限值低的侧写师,就像拿了一个较低功率的手电筒,在黑漆漆的地方可能就只能照亮脚下的路。
而在侧写师的精神耐受值有100%的前提下,如果杀意粒子采集得不够多,那可能这个全亮的“矿洞”就这么点大了。
上限值就和体力满槽差不多,比如于白进入这个杀意空间时,就有20点精神耐受值,这个杀意空间可能很大,但是于白也只能加载出来这么一个书房了。
下次进入别的杀意空间也是只能加载一小块地方。
于白的20点精神耐受值上限值,不能算低,因为很多实验者只有0点、1点、2点,一进去就被排出了。
最高记录的是于白顶替的那位“身体抱恙”的侧写师,心理韧性高,一进去就有60点,只不过杀意空间里太多精神污染的玩意了,精神耐受值干太猛了也容易崩溃。
观察员们又开始怒其不争了,就说这个于白不靠谱,心理韧性怎么这么脆弱?哪怕多那么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