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亲卫队,他都没同意。
话到这里,花荣知道,再多说无益。
于是又向杨哲赔罪,准备回营。
杨哲没有丝毫为难,便让人将俘虏和祝彪尸体归还。
花荣刚出了寨门,却听杨哲又道“花知寨,我敬你是英雄,方才放回了人。只是,宋押司花花肠子有点多,我却有些担心再有冲突。莫不如,你回去帮忙,连夜拔营离开,免得夜长梦多,再有误伤就不好了!”
花荣抱拳道“多谢杨寨主,我这便回去跟宋江哥哥商量。”
花荣带着一百多人回去之后,劝说宋江连夜退了兵。
不说宋江回到二龙山,因祝彪之死,哭得死去活来,众头领皆感他义气。
又因山寨粮少,便分拨人马,袭扰四周大户,截获钱粮,滋养山寨。
因祝彪战死,便拨了没遮拦穆弘,做了山寨三当家,重组骑兵。
宋江退兵之后,杜兴终于返回李家庄。
李应听闻贼兵退去,挺着受伤的身躯,亲自引了庄客,到门口迎接杨哲。
杨哲将兵马扎在庄外,只带了众头领来见。
李应让人杀牛宰羊,好生款待。
又令杜兴安排好酒好饭去庄外,犒劳梁山军众。
李应又请了协助守庄的两位好汉,前来厮见。
这两人,杨哲也知道名号。
其中一人,两眉入鬓,凤眼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
原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人称病关索杨雄。
而另外一人,披着件单衣,露出一身蓝靛般花绣。
是杨雄的结义兄弟,拼命三郎石秀。
原来,正因为石秀看穿报信,杨雄方才知晓了潘巧云与裴如海之事。
两人杀了奸夫裴如海,又大闹翠屏山,杀了潘巧云和丫鬟迎儿。
从此逃亡江湖。
他们早闻沧州小旋风柴进,专爱结交天下英雄。
本欲去投奔,却不想走错了路途,来到河北境内。
正遇到李应,一见如故,便同来了庄上。
众好汉齐聚,自是觥筹交错,好不高兴。
杨哲言道,此行虽然退了贼兵,杀了祝彪,难免宋江卷土重来。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李家庄虽然坚固,却也不能时时提防,难免疏忽。
便邀请李应与众人一起上山聚义,坐把头领的交椅。
李应本还待推辞,杨雄和石秀两人,却在旁相劝。
杜兴也担心,若是贼兵再来,庄子破了,庄上数百人怕是要跟着遭殃。
李应,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当即令人收拾庄上金银细软。
又召集庄客询问,谁愿同往,得三百余人。
李应本要一把火将李家庄烧个干净,以示决心,却被杨哲拦住。
不愿去梁山的庄客,若是愿意,李家庄的田地,便任由他们打理。
倒也不会浪费。
当下,收拾已定,大军开拔,返回梁山。
刚刚来到李家道口,却见张三急匆匆来报。
阳谷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