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早知道,呼延灼兵败投了梁山。
此刻,见他只身来见,心中十分惊讶。
忙问其中细故。
呼延灼长叹一声,方才开口。
当日知道辽兵南下之后,他便想要速战速决,平定梁山。
正好杨哲下书,说要暂且罢战,先破辽军。
呼延灼哪里肯信,区区草寇,怎么可能去对付辽兵。
不过,他与韩韬和杨志商议,将计就计,要引梁山决战。
于是回书约定,来日决战。
谁赢了,谁去打辽人。
前番几次交锋,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都打得梁山溃不成军。
呼延灼自然有自信,再败梁山。
可是不料,杨哲和李助设下十面埋伏之计。
又辅以钩镰枪,大破铁甲连环马。
呼延灼兵败被擒。
他本只求一死,却不料杨哲劝降于他,邀请同去破辽。
说到这里,呼延灼的语气变得十分低沉起来。
不是他贪生怕死,以身侍贼。
是他想着,留着有用之身,报效家国。
匪患未平,若是能够击退辽人,也算是将功折罪。
于是,他便投降了梁山大寨,共同抗辽。
阳谷县一役,他统领铁甲连环马,大破辽兵,立下赫赫战功。
本以为会让梁上众头领知他本事,再慢慢收拢众人,以图招安。
可是没想到,这些人匪性难移。
他虽然坐上了头领的交椅,可终因是官军出身,一直受到杨哲亲信孙安和李懹等人排挤。
白天宣赞出马搦战,孙安和李懹两人戏谑言语,更是让呼延灼心中愤怒。
如此,深夜离了营寨,便来见关胜。
这些时日,他在山寨多有观察。
梁山虽然猛将如云,其实众头领人心不齐。
就如今日阵上神箭手庞万春,以他箭术想取郝思文性命,却是只在指掌之间。
可是,他却故意只射中郝思文前胸护镜,却是手下留情。
寨中陈希真、陈丽卿、穆弘、穆春等人,亦是如此。
他们本是二龙山宋江麾下头领,之前宋江曾与梁中书投过书信,望乞招安,只是未得允许。
所以,这些人都有归降之心。
还有,当日与自己同征梁山的韩韬和杨志两人,也皆是因不得已而降之。
说到这里,呼延灼再拜道“小将已与几人商议,正要驱使众人归顺。将军若是听从,明日夜间,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杨哲、李助等寇,解赴京师,共立功勋。”
关胜听罢大喜,请入帐,置酒相待。
次日,杨哲又领兵搦战。
呼延灼道“小将不宜出战,唯恐杨哲见我生疑。今日请将军出马搦战,对面阵中杨志必然出阵迎敌。若是他诈败,将军便追赶过去,到了小路,探明说知,晚间便可行事。”
关胜闻言,便领了宣赞和郝思文出马迎战。
关胜策马提僵,拖着青龙偃月刀来到阵前,大声喝道“谁来纳命?”
“某家来会会你!”话音刚落,梁山阵容中,一人拍马舞枪,抢上前来。
关胜看去,那人面皮紫黑,一副剑眉星目,英姿勃勃。
身披黑色战袍,腰佩精致宝剑,挺立如松。
唯一有些不协调的,便是他脸上那片青色胎记。
乍一眼看去,显得有些狰狞。
关胜知他是青面兽杨志,见他出战,心中暗喜。
提刀策马,迎了上去。
杨志挺着钢枪来斗关胜。
两人双马,战在一处。
不过十几个回合,杨志卖了个破绽,拨马便走。
关胜自是后面紧紧赶来。
两人绕过旁边树林,杨志驻马,关胜赶上,约说备细。
约定已毕,两人却又且战且走,重回阵前。
两人卖尽平生气力,又装作战了二三十回合。
官军阵中鸣金收兵,关胜拨马回本阵。
杨志也不追赶,拨马亦回。
任凭梁山派人搦战,关胜坚守不出,只待夜晚到来。
白日无话,待得夜深。
关胜传下将令,教宣赞、郝思文两路接应。
待得号炮响处,便里应外合,一齐进兵。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