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要离开,杨哲留不住,只得设宴为他饯行。
众头领送出庄外十余里,方才转回。
刚刚回到庄上,武宁兴匆匆地迎了上来“寨主哥哥,丁雄来了!”
杨哲闻言大喜。
这一次,武宁跟着来东京,一来是为了采买配置火药所需的材料。
二来是因为,他对火药研究,陷入了停滞状态。
虽然在杨哲的一些建议下,有了不小的进展。
可是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仍旧没有取得突破。
武宁在东京火药作内有位旧友,唤作丁雄。
在火药研究上,颇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武宁想着,看看有没有机会,劝他一起同归山寨。
杨哲记忆中,水浒里面,摆弄火药厉害的,莫过于“轰天雷”凌振。
只是,凌振在火药作混得风生水起,刚刚升任甲仗库副使炮手。
前途一片光明,自然不可能上梁山。
对于丁雄,他没有一点印象。
不过,这年代精于火药的人,本就不多。
而且武宁推荐,想来也是有本事的人。
当日抵达东京的时候,武宁就去找过丁雄。
不过他并不在火药作,被委派出去采买了。
后来,京城一直不太平,武宁也不敢再进城。
直到前几天,城内稍微安定了一些,武宁又去寻找丁雄。
没想到,因为无忧洞的事情,丁雄受到牵连,被关进了开封府。
武宁请燕青托了关系,使了不少银钱,方才将他捞了出来。
丁雄感谢活命之恩,当武宁抛出橄榄枝,请他上梁山的时候,他便欣然同意,一起来见杨哲。
杨哲领人摆设筵席,款待丁雄,众头领相陪。
细问之下,方才知道,丁雄乃是开封府人,乃是名门之后。
其曾祖父丁度曾是翰林院学士,其祖父丁佩还曾出任过蔡州知府。
只是家道中落,到了他父亲丁谋,便没再出仕。
丁雄是个火药迷,可是丁谋一直觉得他是不务正业,从小没少受教训。
一直到被招入火药作,才算是圆了他的火药梦。
听到这里的时候,杨哲终于想了起来。
丁雄他们祖孙三代,他都不知道。
可是他曾祖父丁度,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
仁宗年间,丁度与曾公亮编着《武经总要》,乃是第一本正式记载火药的书籍。
丁雄作为丁度的后代,居然也对火药颇有研究。
这可是妥妥的人才……
翌日,醉仙楼,二楼雅间。
武松看着武植,眼中满是担忧“兄长,以后弟弟不在你身边,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平日多听李庄主和杜主管的话。”
武植双眼噙泪“兄弟放心,哥哥省得!”
武松还想再说,李应笑道“武二哥,你且放心跟着寨主回寨。有我们兄弟几个在,必不叫大郎少了一根寒毛。”
“就怕他日武掌柜发达了,看不上我们这群泼皮兄弟。”一旁的张三嬉笑道。
武植大惊,慌忙朝张三行礼道“张三哥哥,切莫这样说!以后凡事还得请哥哥教导。”
看到武植惶惶恐恐的模样,杨哲笑着开口了“大郎性子老实,张三兄弟你就莫要逗了!”
武松又看向李应道“李庄主,我家兄长愚钝,以后……”
“二郎,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李应脸色一沉,打断武松的话“大郎天生就是经商的料子,只是之前没人看到被埋没了,哪里愚钝!”
杜兴亦道“二郎,我家主人说得不错。大郎在山寨的那一套,若是用到这汴梁城中,咱们的生意怕是得更上一层楼,要有赚不完的银子了。”
“那些都是寨主哥哥的主意,不是俺的功劳。”武植忙道。
杨哲上前拍了拍武植的肩膀“大郎,你不用妄自菲薄。我只是将你的法子做了梳理,系统化罢了,该怎么完善,以后还得靠你好好琢磨。”
梁山建成长安镇之后,武松为武植争取了个店面卖烧饼,还雇了两个伙计。
武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怕他在山上无聊,所以找点事情给他打发日子。
两个伙计,一个做烧饼,一个卖烧饼,其实武植不用亲自动手都行。
可是,武植是个闲不住的人。
看到早上也有客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