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轩倒不是真的想让他马上动手制作,只是想引起他的兴趣和欲望,为以后的训练和使用打下基础。
来福赶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张会兰和丫鬟珠儿。刘正轩亲自驾驶着另一辆马车。
刘正荣叫嚷着要一起去,但是因为还要买绣娘、厨娘,还要采购很多东西,恐怕车厢里坐不下,所以没有带她去。
到了朝阳县城,刘正轩让来福带着张会兰去市场按照列好的清单采购,采购完直接回家。他自己则先去找王新强拿宣传单。拿完宣传单后,就去找金牙子。
金牙子远远看到刘正轩,马上满脸笑容地迎出来,热情地说道:“刘公子,您来啦。”
“金牙子,先给我找个年轻而且会种田的,最好是拖家带口的。” 刘正轩说道。
来到后院,金牙子找来一家三口,男的三十多岁,身体健壮。女的相貌普通,但是老实本分,还带着个十三四岁的儿子。男的叫赵勇富,媳妇孙氏。儿子叫赵成磊。刘正轩见了很满意,又让金牙子去找绣娘。
十个绣娘都找好了,刘正轩逐个看了看,都觉得不错。大晋朝普通人家的女子出嫁后为了补贴家用,会织布赚钱的很多。
这些绣娘看起来都老实本分,刘正轩很放心。谈好价钱后,一起给了五十两银子,契约和牙牌收了一堆。收拾好后,金牙子安排两辆马车一起把人送到家里。
赵勇富会赶马车,回来的路上刘正轩就坐在车厢里继续写他的教材,争分夺秒,一刻也不松懈,仿佛在和时间赛跑,只为早日实现心中的宏伟规划。
到家后,来福赶着马车,载着张会兰和刘正荣回娘家去了,因为后天搬家要摆酒席,回娘家请父母兄弟过来。
刘正轩把刚买的这些人带到新房,妥善安排好。盖的房间很多而且都是新的,这些人看到都非常高兴,主动帮忙收拾打扫新房,忙得不可开交,好像在为自己的新家努力,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诸事安排妥当后,刘正轩带着李在林兄弟俩去小山查看鸟笼。这次运气很好,不但买了个能干的仆人,还收获了不少猎物。七只肥美的山鸡、三只健壮的野兔,真是收获满满,仿佛得到了大自然的丰厚赏赐。
刘正轩眉开眼笑,声音爽朗地说道:“哈哈,你们兄弟俩可真是我的福将啊,瞧瞧今日这收获,简直超乎想象,待回到家,定要让大家伙都饱餐一顿这美味佳肴。” 说完,那笑声仍在空中回荡,似乎将满心的欢喜尽情传递开来。
李在林兄弟俩双手稳稳地提着猎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脚步也因这愉悦而显得格外轻盈。
想当初购买小山的时候,刘方亮老两口心疼那花费的银子,眉头紧皱,满心忧虑。然而这几次上山收获颇丰,那一只只肥硕的山鸡、健壮的野兔,就像一份份意外的惊喜,逐渐驱散了老两口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渐渐释怀,转而对这小山的构置有了新的看法,似乎看到了其中隐藏的无限潜力与价值。
绣娘们纷纷围过来,帮着周传香收拾猎物。随后又齐心协力帮忙准备午饭,一时间,厨房里热闹非凡,人影交错,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欢快的交响乐正在演奏。
新人们的这第一顿午餐极其丰盛,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都是他们以前从未品尝过的美味。那鲜嫩多汁的烤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众人的味蕾;铁板豆腐色泽金黄,口感嫩滑,入口即化;还有那精心烹制的山珍汤,汇聚了山林的鲜美与精华,每一口都仿佛是在品味大自然的馈赠。
众人围坐在桌旁,纷纷大快朵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神情。
吃过午饭,刘为宗与村长一起将盖房子的村民们召集到一起。房子已经顺利盖好,此时便是结算工钱的时候,这对于村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收获的庆典。村民们满怀期待地接过铜板,手中的铜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映照着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这笑容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
这几天,他们享受着优厚的伙食,每天的工钱也很丰厚,而且东家宽厚仁慈,从不克扣一分一毫,如此待遇,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眷恋,都暗自琢磨,如果能一直为这样好的东家效力,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事。
刘为宗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地告诉众人:“过些日子,家里还有工程,还需要各位乡亲帮忙。” 村民们听到这话,心里更是高兴,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刘正轩也没有忘记刘忠的辛苦,他走上前去,将二两银子轻轻地塞到刘忠手里,语长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