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箫剑和吴爽,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跟着乾隆的车队回北京了,箫剑忧愁的原因大家知道,吴爽忧愁则是因为强烈的第六感,她总觉得路上会有事情发生,可因为不涉及她和主角团,系统什么也探查不出来。只能不停的念叨“坏的不灵好的灵,坏的不灵好的灵”。
沾了小燕子和紫薇的光,吴爽和金锁姑嫂俩也蹭上了乾隆的豪华马车。这次来南阳,乾隆带了宫女伺候,金锁得以安稳坐下,不用端茶倒水。吴爽也长吁一口气,她不愿意看到金锁把当丫鬟当成终身事业来做,虽然她自己很想给乾隆端茶倒水拍马屁,但她和金锁不一样,她是有所求,希望给自己的生意找靠山,金锁之前却有一种她天生地位低,伺候人是本分的感觉。吴爽倒不是想传播人人平等的观念,她也没那个本事,可看到自己嫂子低三下四,心里总不会舒服不是?
若论活跃气氛,在场的人谁都不如小燕子。小燕子笑嘻嘻的跟乾隆说:“皇,老爷,这次金锁就不跟我们一起回宫了。”
乾隆笑问:“哦?为什么呢?”
这次回答的是紫薇:“因为金锁和柳青情投意合,要去会宾楼当老板娘了。”
乾隆哈哈一笑:“这真是一桩喜事,金锁跟紫薇名为主仆,情同姐妹,这些年多亏你陪着紫薇,回去后,让令妃给准备一份嫁妆,紫薇,你记得提醒我。”
紫薇笑道:“是,老爷。”
金锁诚惶诚恐:“多谢老爷关照。小姐和太太对我有再造之恩,我这些年多亏小姐照应才能平安长大,劳您记挂,真是折煞我了。”
乾隆又是哈哈一笑:“金锁丫头,不要紧张,是你应得的。紫薇,你和小燕子也不要吝啬,该你们出的嫁妆也不能少。”
小燕子调皮回道:“我和紫薇所有的一切,都是皇,老爷赏的,回头您多给我们一点,我们就能多给金锁一点啦。”
乾隆大笑:“小燕子,你怎么又添了财迷的毛病?”
小燕子叹口气:“这一路上,又得给新人随礼,又得买柿子,还被人抢劫,盘缠早就花光了,我们不得不想法子赚钱,幸亏我有手艺,不然就饿死了,现在我看到钱就想攒起来,再不敢乱花了。”
紫薇接话道:“走这一路碰到了许多事情,民生多艰,有时实在看不下去就会出手相助,所以盘缠花的很快。”
乾隆若有所思的说:“看来让你们出门历练一下,也不是没有好处。”
“是的”,紫薇点头:“如果一直待在宫里,看到的都是花团锦簇,根本就无法想象老百姓的的真实生活。”然后,紫薇详细讲了讲他们救助他人的具体原因,乾隆越听越是严肃。
当听到苏苏因未婚先孕差点被烧死时,乾隆眉心拧了个疙瘩:“村民愚昧。”
吴爽在旁边面无表情,村民为什么愚昧,不就是因为朝廷的思想控制吗?皇帝自己自称“天子”,说什么“君权神授”,律法在科举考试中占比太低,导致懂法的人太少,在村子里,族长的话比圣旨还管用,而且,朝廷对女人也一直未拓宽谋生渠道,女子把嫁人视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可不把未婚先孕视为洪水猛兽吗?别说火刑了,浸猪笼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这话她只敢腹诽,若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就与封建帝皇硬碰硬,那不是勇敢,是愚蠢。
紫薇接着说了寡母带好几个孩子卖柿子事件,孤儿寡母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一片柿子林,还经常被人偷摘,同时,亲族不仅不帮她,还经常欺辱他们一家,另外,朝廷高额的税款也压的那位母亲腰都弯了。
车厢里的人脸色都越来越沉重,吴爽暗暗吐一口气,紫薇说的这些,压在百姓身上几千年,自己穿过来之前,脱贫攻坚战刚完成不久,没有动真碰硬的勇气,没有真正“爱民如子”的胸怀,这些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
见气氛很沉重,小燕子连忙对乾隆说:“老爷,您这次来接我们,岂不是要攒很多折子,回去肯定很累,我给您捶捶背。”
乾隆的神色逐渐和缓,笑眯眯夸赞小燕子贴心。
当天晚上,乾隆一行人没有惊动当地官员,而是包了一家客栈,本就是微服出巡,大家都很低调。
在客栈大堂,吴爽看到了一个人,心脏猛地一跳,那人曾中过自己的“天女散花”,就是在开封打伤霍青桐的那人。那人站在乾隆的侍卫头领身边小声说着什么,乾隆的侍卫头领神色严肃。
吴爽那种不安的第六感越发明显,暗暗决定今晚绝对不能睡死过去,大不了明天在马车里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