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路上,骡子车稳稳当当 ,一个小时到镇上煤场里。
昨晚屋里的炉火用玉米棒芯,一会儿要添一膛,小梅和她小姨这一夜不知道醒了多少遍。
都不知道以前的夜晚是怎么熬过来的。
有了煤炭就大不一样,填满一炉,后半夜再添一次,一觉睡到天亮。
煤场里买煤的人乱麻麻还不少。
雪路危险,好多人去不了煤矿,只能跑镇上的这个煤场子。
这样冷的天里,煤炭肯定涨价。
江山听见那边争吵,说涨价涨的也太厉害了,就是坑人,要去镇里找领导。
煤场主气势很足,大声骂人:“不买算求,有本事你们去煤矿拉,爱找谁找谁。”
江山无所谓,涨价就涨价吧,屋里暖和要紧。
没人给你雪中送炭,只能花高价买。
江山想起三天前手底下经理递上来报表,热电联产拉一万吨煤,一吨一千块,江董手里,一个冬天用一千万的煤炭。
现在,这个家拉十块钱的用一冬。
挨到江山,对方问得不冷不热:“你拉多少?”
“架子车能拉多少我要多少,我不讲价。”江山嘴角一笑摆明态度。
一吨五十块,骡子板车最多拉五百斤,也就十来块,江山心里感叹一个真他娘便宜。
卖主看江山好说话,脸上有了笑,下巴指着前面一台亮锃锃新式大炉子。
“要烤箱炉子不?平时卖八十,你实心要了给你五十,县城里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炉子。”
又省煤又散温又安全。
江山呵呵。
“平时卖八十,下雪天的时候卖五十么?哄人也不能这么哄吧?”
“兄弟,我真没哄你,我拉来一百台烤箱卖到现在就剩这一台了,你能给五十块你就拉走。”
“行,五十就五十,我要了,先把炉子绑在板车上,再装煤炭。”
家里铁炉子太老旧,炉盖子缝隙和炉筒拐弯处冒煤烟,自己没有煤烟中毒也是怪事。
可能是晚上没煤炭添炉膛。
现在,煤炭拉回去,那个破旧炉子要扔掉。
架子车上绑了一个长方形烤箱炉,有一百多斤重,煤炭装了三百斤。
六十块钱付了出去。
江山拽着骡子车从煤场里出来。
昨晚在县城买家用,要抱着小孩赶路,不可能买更多东西带回家,现在有骡子车,米面油这三样东西要买回去。
小梅盼着她的好心大妈送一袋白面一个猪腿,前提是他们把弟弟抱出去卖了。
分家的时候,一双筷子一个碗怎么分,大嫂都要计较的清清楚楚。
虽然今年啥都涨价,米面油看在江山眼里还是便宜的要命。
一袋五十斤的白面15块,一袋同样重的大米18块,一桶菜油5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山觉得他赚钱的速度一般人不会想到。
这样的物价可不就很便宜?
怕煤黑污了米面,江山跟粮店多要了两个空袋子套上。
又进杂货店给小梅和小宝买了新棉衣棉裤棉鞋。
这是提前二十天办年货。
夏莹莹一时半会回不去了,给她也从头到脚买一身新。
夏莹莹俊俏的脸蛋让江山心里温热,看见她就是看见媳妇儿。
这个心态要不得,赶紧掐灭,萌芽都不能发出来。
自然而然,江山意识到自己跟原主的心态合二为一了。
难道真回不去了?
昨晚睡在村长家厨房炕上,地点不一致,所以没有回去。
肯定是这个原因,今晚必须原地方原姿势睡过去。
夏莹莹要是还不乐意去村长家借宿呢。
江山不相信她在自己家炕上能睡第二晚,破毡烂棉絮,她能睡住?
再看看架子车上的东西,想想还有什么是家里人现在急需的。
小梅急需小姨急需小宝急需要。
大家要吃肉。
小梅太瘦了,她给大妈家干活,可不就盼着赶紧吃肉。
夏莹莹也瘦,师范大学的伙食好不好江山不知道,她手里那一百块肯定是从伙食补贴里挤出来的。
卖肉的铺子在镇政府大门口旁边。
“要五十块钱的,肥瘦对半。”
江山先把五十块钱拍在案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