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白天就躺着去,晚间四处逛逛,熟悉熟悉地形。”惜年又掏出一本书来,
“村长家没甚好书,我随便捡了本故事书,吃过晚饭,你讲给那孩子听去。”
“《列子》?”见怜拿起来,翻了几页,
“你倒是会选,这种寓言故事、神话传说什么的,小孩子最是喜爱。”
——
吃晚饭时候,翠萍端了碗绿油油的菜汤给惜年,温声细语地说,
“这是我今天下午刚刚采的豌豆苗,下水就熟,清香鲜嫩超级好吃,你快尝尝。”
惜年看着这汤里飘着的绿苗,跟魔界的也差不多,就是他们魔族通常是不吃热食的。
就接过来吹了许久,然后递给了见怜。
“啊,是我疏忽了,锅里还有,我给你乘。”翠萍见惜年这么照顾弟弟 ,好感又多了一分。
待到吃过饭,二月底的天已经擦黑了。
惜年是个会给自己找活干的主,他帮忙打了水,刷了锅后,又将所有的木块,堆在院内的空地上,点燃了起来。
“惜年,家中的木材不多,你都烧了去,明日没有柴火做饭了。”翠萍想去抽出几根来。
惜年上前拉住她的手,
“无妨,明日我再上山去砍些便是。”
火光映着惜年那刀刻的侧脸,墨色的眼瞳泛出一点点暗绿光芒,更显深邃动人,翠萍就这么看得痴了,连被拉住的手都忘了抽出来。
正好崔氏出门来看见这,惜年对着房门也看见了她,不着痕迹的松开手,
“今日听闻,此地还要冷上一两月,我烧些炭来,给你们取暖,明早的柴我已留出。”
说完就转头去拨那炭火堆。
崔氏本是有些不满,但听到他又是要砍柴,又是要烧炭的,也不免想要说些感谢的话。
但她话未出口,就看见见怜,扮得很虚弱的样子,从偏房中出来,慢慢走到炭火边上坐下。
忙去询问可有好些了。
见怜跟她客套了一番,就装模做样地将那本《列子》掏出来看。
翻到其中一个故事,说了句“有意思。”就开始读了起来。
果不其然,这个愚公移山,不光是二狗子,就是翠萍和崔氏也听得津津有味。
二狗子直接趴在见怜的肩头上,见怜就用手指,指着那书上的字,一列一列地慢慢读给他听,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我是子孙么?”二狗子问。
“对啊,你就是你祖辈父辈的子孙,而你将来也会有儿子,女儿。”见怜耐心地解释着。
“见怜哥哥好厉害!”二狗子眼神里全是崇拜。
见怜一向也是觉得自己博古通今,可是苦无没有施展之地,如今这孩子那毫不掩饰的崇拜敬仰,他还是格外受用。
于是真心地问二狗子,
“那,二狗子,也想学读书认字么?”
“想是想,但是我们家……”二狗子一听这个问题,人有点蔫儿,往下蹲了下去,还看了他娘一眼。
见怜也顺着他的目光去看崔氏。
崔氏苦笑一下,
“他大哥已经过了二十了,家里穷,还没娶上媳妇儿。”
她说着也看了眼翠萍,
“我们也知道,万般皆是读书高,但我们乡里人家,读不读书是不要紧,攒够钱娶了媳妇儿、嫁了女儿才是正经。”
“大娘说得没错。”见怜听完,依旧面色开朗,伸手摸了下二狗子的头,
“我兄弟二人落难至此,承蒙你们心善收留。”
“那就趁我在这儿的光景,教他识几个字,也是他的机缘。”
崔氏在最初,也是想家里条件好点,送二狗子去乡学堂识字的,就算将来不走读书路,但能认字写文,终究是好的。
她听见见怜这么说,也是感激,便对着见怜再三道谢。
二狗子一听他娘许他识字了,高兴地跳起来拍手。
见怜从炭火堆里,抽出一根细细的木头,用已经烧焦的那头,在地上写下一个字,
“这是人字。”
“人。”二狗子跟着读了一遍。
翠萍从火堆里也抽出两根小的木条,递给二狗子一个,两人一起在地上写了起来。
见怜看他们写完,又添了一笔,
“这是大字。”
“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