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地踱步到书架跟前,目光随意地扫过一排排整齐排列的书籍,然后信手拈起其中一本,仿佛这本书早已在等待他的青睐一般。只见亭亭玉立在书架前的朱宝贞,那纤细的腰身宛如风中摇曳的柳条,轻盈而灵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身体上下的线条却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丰满,这种独特的身材比例使得她在人群之中格外引人注目。
再看她那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之间似有无数话语欲说还休;白皙无暇的肌肤犹如羊脂白玉般温润,隐隐透出一抹淡淡的粉红色,恰似春日里初绽的桃花,娇艳动人。尤其是那张湿润的樱唇,宛如盛开的玫瑰花瓣,娇嫩欲滴,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此刻,朱宝贞脸上流露出一种急切想要求证某事的神情,那份可爱的模样深深地印入了常升的眼帘。望着眼前这个美丽而纯真的女子,常升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怜惜之意,愈发为她曾经多舛的命运感到惋惜......
与此同时,远在宫殿深处的朱元璋正在埋头处理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政务。突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入他的耳中。朱元璋闻声当即双眉轻轻扬起,毫不犹豫地撂下手中紧握的朱笔,迅速站起身来。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扇缓缓开启的殿门处,期待着那个身影的出现。
不一会儿,只见马氏迈着优雅从容的步伐缓缓走来。她那俊秀温婉的面容一如既往地带着温和的笑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散发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这么多年来,朱元璋与马皇后一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看着她那端庄娴雅的姿态以及举手投足间所展现出的雍容气度,原本性情急躁的朱元璋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内心感到无比的安宁。
只见丈夫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额头上青筋暴起,那双原本就锐利无比的眼睛此刻更是闪烁着怒火,仿佛下一刻就要喷发而出。马皇后心中暗叫不好,她深知丈夫这暴脾气一旦发作起来便难以收场,于是赶忙柔声开口安抚道:“陛下息怒啊,您切莫如此气恼,妾身方才所言不过是胡乱猜测罢了。”然而,朱元璋似乎并未因妻子的劝慰而平息怒火,反而冷哼一声,愤愤不平地说道:“哼......咱家标儿那孩子什么都好,文韬武略样样皆通,可偏偏就是对他那媳妇太好了些!简直是将其宠上了天!”说着,他又气呼呼地补充道:“就连常家那两个小子,他也是爱屋及乌,对他们关爱有加。他难道就没想过,自己还有这么多弟弟需要照顾呢?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能这般偏心!”
正当朱元璋滔滔不绝地抱怨之时,忽然听到身旁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声。他心头猛地一紧,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言语可能有些过分了。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在背后如此数落自家儿子确实不太妥当。想到此处,朱元璋不禁暗暗懊恼,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紧接着,他又自顾自地嘟囔起来:“咱家寻思着那常家老二最近为何老是不安分,敢情问题出在这里。”随后,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道:“唉......依咱家看呐,此事十有八九是标儿不小心走漏了风声所致。但不管怎样,只要咱家还在位一天,那小子就休想得逞,休想娶咱家的宝贞!”说这话时,朱元璋神色坚定,语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站在一旁的马皇后看着夫君如此坚决的态度,只能无可奈何地轻轻叹了口气,并缓缓地摇了摇头。此时,殿内朱元璋那中气十足的洪亮嗓音已然穿透墙壁,传到了殿外。正巧,听闻娘亲回宫消息的朱宝贞特意赶来请安。当她走到殿前,听到父亲这番言辞后,脚步不由一顿,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就在此时,朱宝贞像是被什么神秘力量驱使一般,冷不丁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朱元璋见状,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只见他轻抚着下巴那长长的胡须,缓声道:“要说这最根本之处嘛,自然是要博览群书啦!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才能明白事理、知晓古今啊......”
朱宝贞静静地聆听着爹爹的讲述,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先前与常升相处的时光。无论是那深奥难懂的《盐铁论》,还是厚重渊博的《史记》,亦或是相对冷门些的《齐民要术》,常升似乎都了如指掌。他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出自己所读字句具体源自于哪一本书的哪一个章节,而且还能够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谈论其中的道理和典故。如此看来,常升难道已然达到了爹爹所说的要求不成?
念及此处,朱宝贞险些就要脱口而出:“其实常二郎也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呢!”然而,就在话即将冲口而出的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