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上。
根据现场初步勘验,刘大山是被人用他的手枪近距离地击穿了颅脑致死,落水之后被冲到了此处的河滩上。
案发时刘大山穿着一身崭新的知名品牌运动服,胸前印有“金牌健身”的字样,在其衣服上发现了粘附的毛发,检验证实为狗毛。
尸体周围没有发现死者的配枪以及钱包等个人物品。
通过码头附近的监控显示,下午16点43分刘大山穿着运动服戴着帽子和墨镜出现在了码头,买了去往对岸的船票之后却突然离开码头,走出了监控范围。
刘大山的配枪至今下落不明。
林二放下卷宗,蹙眉思考。
大量的人骨、坐标、看守所、看守所所长竹林内被杀、竹林内的人骨、负责调查这个案件的刑警队长刘大山被枪杀!
这些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联的元素之间好像有什么共同点维系着。
仔细梳理了一下脑海中凌乱的思绪,林二总结一下现在出现的几个问题:
1.公安四家单位门口的白骨是谁放的?目的是什么?前日电网检修,是巧合还是人为的?
2.判断出坐标并不难,难的是这几组数字并没有先后顺序,刘大山是怎么分辨出经纬度坐标系数值并精准地指向看守所的?
3.三日后看守所女所长遭人杀害,从现场勘察来看,有“偷情”的嫌疑,熟人作案的概率比较高,这和摆放人骨数字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作为杀人预告?
4.刘大山当时正在调查女所长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码头?而且他平时都穿警服,为什么那天会穿了一身崭新的运动服?
5.刘大山的身上为什么会有狗毛?
6.刘大山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被凶手发现,所以选择杀人灭口?
7.从刘大山被近身枪击,可以推测,是熟人所为,是不是可以推测凶手既和女所长熟悉又和刘大山相熟,属于他们共同认识的熟人?
至于第八,自然是本案最为关键的:枪去哪了?
只要找到了凶手,枪自然也就找到了。
所以,还要从现有的线索顺藤摸瓜地找出了谁才是杀害了柳月梅和刘大山的凶手。
林二又继续翻看卷宗。
之前的人骨数字已经被省厅的专家组证实,属于几十年前的,并非最近发生的命案。
在竹林中发现了大量的骸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凶手应该是从竹林中找来了被雨水冲刷露出的骸骨,在公安四家单位的门口摆放成数字制造骇人听闻的噱头。
结合坐标,就是一种嚣张狂妄的杀人预告。
其本质,就是一种公然地挑衅公安权威的行为。
为此,省厅本来是要派罪案调查科的专员下去调查的,但是却被刘大山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