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光有点诧异:难道这个林二还会验尸?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地说道:“没问题!林顾问可以自行调查,有线索我们可以共享!”
“需要我这边派个人协助你吗?”
林二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需要!”
“好!”齐光立刻果断地说道,“下午大家继续分头调查,下午五点,我们再开一次碰头会!”
“现在散会!”
齐光的做事效率很高,也不拖沓。
会议结束后,他们就开始就会上圈出的李明和虞涛做重点调查。
而林二则跟着顾青曼去了县医院的太平间。
这里临时划出了一个角落给法医做尸检。
目前在这里的是省厅技术科派下来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法医,目测应该有五十多岁了。
他的目光阴鸷,面色清冷,初次见面给人的感觉并不太舒服。
但是顾青曼却很恭敬地叫他:“古老师!”
接着她很郑重地为林二介绍说道:“林二,这位就是省厅伤情鉴定科的古秉文古老师,他可是我们法医领域的权威!”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古老师,您好!”林二恭恭敬敬地鞠躬说道。
古秉文的脸上闪过了一丝的惊诧之色,随即脸色略微地缓和,依旧冰冷地说道:“没想到你对《诗经》还有研究!”
林二淡淡地笑了笑说道:“就是平常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罢了!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古秉文冰冷地看了他一眼,又问:“你对尸检也有研究?”
林二不敢托大,谦虚地说道:“我只是看了些杂书懂一点皮毛!有案子的时候,就想看看尸体,相互验证一下。”
古秉文听到这里还是比较满意地点了点头,“懂得理论结合实践,还不错!”
“正好,苍云县前些日子挖出了不少的骸骨,我问你,如何判断这些死者的死亡时间?”
古秉文这存了考校的心思。
林二在脑海里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说道:
“这取决于放置尸体处的环境、死因、埋葬方式、死者年龄和体型等各种因素。”
“对于古墓中发现的骸骨,较常用的是碳14同位素法(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
“但如果是说苍云县发现的骸骨,可以根据尸体的腐败情况进行分析。”
“埋葬在土壤中的尸体,最容易被分解和发生腐败的是软组织,软组织完全消失大概需要5年的时间。”
“接下来是肌腱、韧带、软骨等组织,这些组织要入土5年后才会完全消失。”
“骨骼可以在土壤中保留很长的时间,不过,骨骼完成去脂和干燥的过程大概需要10年时间。”
“还可以根据骨骼颜色,骨质的变化和利用物理化学检测方法来判断出比较精确的时间。”
“因土壤中的骨头受周围环境的侵蚀,骨骼颜色会随埋葬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同时,骨质也会受到侵蚀,发生脱钙、风化、空洞化等现象。骨骼颜色的变化和骨质的改变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范围,可以一一对照。”
“还可以用紫外荧光照射骨骼横截面,新鲜遗骨的反应比较弱,而入土两三年的遗骨会出现蓝紫色或蓝色,十多年的遗骨会出现白蓝色或白紫色。???”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随葬物品的情况来判断!”
“一般织物可保留的时间大概四五年,皮革和丝绸等物则可以保留二三十年的时间!”
“还有就是死者粘带的植物年轮……”
“好了!”古秉文打断了他的话欣慰地说道,“我相信青曼跟我的话了!”
“你要看尸体?”接着他又疑惑地问道。
要知道,术业有专攻,刑警队也不乏一些长期和法医打交道然后懂点尸检皮毛的人,但是要更深入细致地发现死者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就必须系统化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古秉文可不认为一个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人能单从尸体的外表上发现什么他们作为老法医还发现不了的痕迹。
要知道,刘大山的尸检报告上签字的人可是古秉文。
如果连古老都没有检查出来,那么一个连基本尸检都不会的人又能从尸体上看出什么呢?
所以,他才会有此疑问。
林二很郑重的点了点头,脸色严肃且认真。
古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