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纠结。
他深知陕西灾情的严重性,也明白北方边患不容小觑,可有限的财力却让他陷入了两难的绝境。
朱由检陷入沉思,在御案前来回踱步,他时而停下,凝视着宫殿的一角,时而又抬头望向天花板,内心的挣扎清晰地写在脸上。
良久,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中满是无奈与不甘:“罢了,罢了。朕就拿出皇宫内库的十万两银子。但朕警告诸卿,若有贪腐之事发生,定不轻饶!”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低头,或面露欣慰,或若有所思。
当旨意传出,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大臣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欣慰,有不满,也有无奈。
此时,尚宝寺卿李继贞出列,给崇祯算了一笔账:“陛下,这十万两银子,就算一两银子能救济一个人,那也只能救活十万人呀。
现在的米价是一斗米要七钱银子,如果这么算的话,这些钱也就能让五十万人活一阵子罢了。
陛下,您算算,这十万两银子真的够用吗?哪怕是皇宫内库里的钱财也不该舍不得呀。”李继贞在这儿给朱由检仔细算了笔账。
李继贞认为,朝廷发放的赈灾银子,距离解决农民生活以及安置他们这些事差得远呢。
所以,他劝皇帝要从大的方面去考虑,别舍不得皇宫内库里的钱财了。
不过,这话对于把钱财看得特别重、已经到了痴迷地步的朱由检来说,那是很难听得进去的。
那些挨饿的百姓和士兵既然都没办法维持生计了,还想让他们放下武器,那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闻大臣之言,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烦躁与无奈。
他冷哼一声,霍然起身,龙袍袖摆随之甩动。
“朕已倾内库之力,若仍不足,卿等当另谋良策,莫只盯着朕之私库,朝廷赋税、诸般用度皆需权衡,莫非朕当倾尽天下以填此壑?”
言罢,怒目而视,静待下文。
有大臣心怀忐忑,却又鼓起勇气进言:“陛下,王爷们皆食君禄、享封地,如今国难当头,或可令其效仿陛下,略尽绵薄之力,各自捐输些许钱粮,集腋成裘,亦能解救灾民于倒悬,且显天潢贵胄之担当,平众臣百姓之怨尤。”
语毕,悄然抬眸窥视圣颜。
而朱由检,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一方面,他深知王爷们富甲一方,若能让他们出资,确可缓解赈灾压力,也能稍平民怨。
但另一方面,藩王势力错综复杂,他担心此举会引发藩王们的抵触与不满,进而动摇统治根基。
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此议虽有几分道理,然需从长计议,切不可鲁莽行事,朕当斟酌妥善之法,再做定夺。”
既未当即应允,也未全然否决,显示出他在这两难抉择面前的谨慎与纠结。
朱由检缓缓抬手,有气无力地说道:“退朝!”
语毕,他径直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后殿走去,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步履微微晃动,似也承载着这大明江山的千斤重担。
几日后。
“传朕旨意,着各王爷即刻为陕西赈灾出资,以解百姓倒悬之急,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