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通步出皇宫,宫门巍峨,似乎将那宫中的权谋与纷争尽数阻隔。
他稍作停顿,随即唤来陆七,吩咐道:“陆七,备车,我们去李府。”
陆七领命而去,不一刻,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已在宫门外等候。
陆通登车,心中暗忖,此行虽是礼节性的拜访,但亦是对未来姻亲关系的一次重要确认。
马车缓缓启动,穿过长安城繁华的街道,终于来到李靖府邸之前。
李靖府邸门前,石狮肃立,门楼雄伟,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陆通下车,整理衣冠,缓步上前,轻轻敲响了大门。
门人见是陆通来访,连忙开门迎接,恭敬地引他进入。
“你这小子来长安所为何事?现今马周不在泾阳任县令了,你不应颇为繁忙吗?”李靖向陆通言道。
陆通闻言,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晚辈此次来长安,是被陛下急召。马周兄已离任,晚辈手中确有诸多政务亟待处理。宫中事务商议完毕,暂时无事就来看看你们。”
红拂女闻言,微微颔首,吩咐下人备茶。
她则轻移莲步,往内室走去,心中暗自思量女儿李英与陆通之事。
不多时,红拂女返回厅堂,见陆通与李靖谈笑风生,心中稍安。
李靖听罢陆通之言,沉吟片刻,道:“陆通,你与马周情谊深厚,此事老夫早已知晓。但你此次来长安,是否还有其他目的?”
陆通拱手道:“好像没了。”
李靖凝视着陆通,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缓缓开口道:“当真无他意?仅仅是来访我等?”
陆通迅即领会了李靖的言外之意,急忙道:“在下此行,实则有意商定迎亲之吉日,望李大人能予指教。”
“此事便交由我等处理,你这小子也未必懂得其中奥妙。泾阳县诸多事务还需你费心照料,你且回去静候佳音便是。”李靖面带笑意,语气温和。
他深知陆通事务繁忙,故而主动揽下了迎娶之事,欲使其无忧。
陆通与李靖言谈甚欢,彼此间默契十足。而李英则悄然立于暗处,默默注视着父亲与陆通的交谈,心中百感交集。
李英终将许配给陆通,待到良辰吉日,陆通迎娶她过门,她便正式成为陆家的一员。
陆通离去了李府,步履渐远,直至身影消失在长巷尽头,李英方从隐秘之处缓缓走出。
“你这丫头,往日里不是胆大妄为,无所畏惧吗?今日陆通来访,为何却藏匿不出,不敢见他一面?”李靖望着女儿,嘴角微扬,语带戏谑。
“阿耶!”李英面露羞涩,眼中闪过一丝嗔怒,轻咬下唇,却不肯再多言半句。
若李靖得知自家女儿早与陆通暗生情愫,乃至私相授受,恐难再保持那份云淡风轻。
红拂女未曾将那日之事透露半分于李靖,而李德奖心中虽有千般疑惑,却也不敢轻易启齿。
现今泾阳县令之位暂由前任县丞接任,此人虽才智不及马周,然应对日常杂务尚可勉强为之。
若遇棘手之事难以决断,则有陆通出面处置,以保县内安宁无虞。如此安排,倒也使得县衙上下运转有序。
泾阳县。县城之内,街道两旁柳绿成荫,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近日,众多番邦使者闻名而至,他们身着异域服饰,或骑马,或乘车,穿行于古城之中,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这些使者不仅带来远方特产与珍稀之物,更带来异域文化及见闻,令泾阳县民得以一窥外界风采。在县衙前广场,常见使者与当地官员交流,商谈贸易,或互赠礼物,表达友好。
如此时日,泾阳县市井生活热闹非凡,各种异国表演与展示,令居民与游客眼界大开,仿佛整个县城被开放包容氛围所笼罩。
泾阳县,虽处边陲,却因陆通之英明决策,成为一方净土。
陆通于政策制定之初,深思熟虑,特别强调取缔青楼之重要性,认为此不仅关乎社会风气之净化,更旨在保护妇女儿童免受其害。
在其领导下,泾阳县不仅在经济文化上取得长足发展,更在社会道德建设上树立良好典范。
陆通深知,青楼虽能满足部分人需求,但其背后弊端,如人口贩卖、妇女压迫等,实为社会毒瘤。
故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青楼,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泾阳县民对此政策称颂不已,视为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