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受。
夷男果真能力不逮乎?非也,若不然,岂能屡退颉利可汗?
唯今所需,一名号耳;否则日后难以服众。
夷男暗遣亲信,密会大唐密探,将铁勒诸部愿附大唐之情,一一禀报。
未几,密探将消息传回长安。
李世民得悉此事,遂遣使者赴薛延陀。
李世民册封夷男为薛延陀可汗,大唐之封,使铁勒诸部心悦诚服,于是夷男联诸部,立薛延陀汗国。
颉利可汗闻之,怒不可遏,遂发兵攻薛延陀。
颉利可汗与薛延陀交锋数阵,未占上风,遂仓促撤兵。
大唐令薛延陀牵制东突厥,夷男报之以李,频繁遣兵扰东突厥部落。
颉利可汗不堪其扰,欲与突利罢兵和谈。
颉利可汗打出亲情之牌,欲诱突利联手攻薛延陀。然突利不从,其心恨不得颉利速败。
颉利诸部饿死者众,颉利无奈,只得遣兵至大唐边境劫掠,以解食物之急。
李世民以突厥犯河西为由,颁诏命六路大军出剿东突厥。
第一路: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挂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副之,率中军,直指云中、马邑。
第二路: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积(即李世积)任通漠道行军总管,自东路率主力,直捣东突厥腹地。
第三路: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沿西路黄河而上,与李靖、徐世积相呼应。
第四路: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掌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副之,自灵州向西北进发,截断突厥西遁之路。
第五路: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任恒安道行军总管,固守燕云,防突厥东逃。
第六路: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东北出击,扰突厥后,监视并牵制突利可汗。
十余万大军,皆受李靖节度,分六路反击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