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行至阴山地界,见千帐突厥士兵驻扎,李靖果断下令出击,俘获所有突厥兵士。薛礼冲锋在前,神情兴奋。
为防军情泄露,李靖只得携俘虏继续行军,然俘虏随行,行军速度减缓。薛礼提议斩杀突厥俘虏,李靖严斥之。
同时,颉利可汗见唐俭等大唐使臣至,以为已瞒过李世民,心中一时松懈。
李靖深知兵贵神速,遂令苏定方率先锋军夜行,借大雾掩护,直趋颉利可汗所在。
次日清晨,苏定方所率先锋军距颉利可汗牙帐仅七里之遥。
突厥兵士察觉唐军到来,然已晚矣。
突厥兵士急报唐军来袭,颉利可汗闻讯,心神大乱。见唐俭,颉利可汗怒不可遏,斥李世民言而无信。
唐俭闻言,亦感愕然,心中亦责怪李靖不遵武德,暗誓回长安后必参李靖一本。
李靖率主力军猛攻而下,直冲颉利可汗牙帐。
苏定方率先锋军冲阵在前,薛仁贵尤为勇猛,每挥长槊,必有一突厥兵士毙命。
突厥兵士大乱,四散奔逃,唐军奋力追击,斩首数万。
颉利可汗在亲兵护卫下,携义成公主跨千里马,欲逃遁。
李靖见状,率亲兵追击,义成公主之马受惊,落下一段距离。
待到义成公主回神之际,李靖之刀已饥渴,义成公主为李靖所斩。
颉利可汗不顾义成公主被杀,仓皇逃命。
李靖见颉利可汗已远逃,追之不及,遂令诸将速控俘虏,清点战损。
此战,大唐俘获突厥部众十余万,牛羊无数。
幸而,唐俭等人在这场突发的混乱中得以藏身,未受大碍。
唐俭被带到李靖面前,忍不住斥道:“李靖,陛下已接受颉利之降,你为何还偷袭,使其逃遁!”
“不好意思,我行军匆忙,并不知此事。”李靖以行军匆忙为借口,对唐俭之言,置之不理。
“好你个李靖,你可知我险些丧命于此!?回长安,本官必向陛下参你一本!”唐俭气急,吹胡子瞪眼。
李靖对此不以为意,唐俭若要弹劾,便任其弹劾,李靖不惧。
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机瞬息万变,不容迟疑。
颉利可汗狼狈逃至碛口,却在此处遭遇李积大军。
“李积!”颉利可汗心灰意冷,如今他身处绝境,刚自李靖手下逃脱,转瞬又逢李积大军。
“颉利,你要往何处去?”李积对颉利喊道。
颉利手下的酋长们早已身心俱疲,毫无战意,遂放下手中兵器,下马高举双手,投降。
颉利可汗不甘心,调转马头,携残部逃向灵州西北方向。
李积未追击,令士兵控制那些投降的酋长们。
那里有沙波罗、阿史那苏泥失驻守,希望由此进入吐谷浑。
李积将情报交付信使,令其速将颉利逃遁消息传报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
颉利可汗刚至苏泥失地界,李积信使已将消息传至李道宗。
李道宗闻讯,即领兵逼近苏泥失领地,警告苏泥失交出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闻李道宗已至灵州拦截,大惊失色。匆忙逃入荒谷中避难,不敢再求苏泥失。
苏泥失亦惊惧,急遣人搜捕颉利可汗,否则恐遭李道宗所灭。
数日后,颉利可汗为苏泥失所捕获。
“苏泥失,速释我!吾与汝同族,放我去吐谷浑,他日必返。若交唐军,汝日后亦然。”颉利可汗狂怒对苏泥嘶吼道。
“颉利,若非汝压同族,偏信胡人,东突厥岂至斯境?今吾唯求保部落,绝无可能放汝走。”苏泥失摇头道。
颉利可汗闻言,闭目咬牙,心中极不甘。
苏泥失派人传信李道宗,言颉利可汗已找到,在苏泥失牙帐中。
次日,李道宗率军至,自苏泥失牙帐中带走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被囚于囚车,军士严加看守。
李靖之捷报传至长安,城中欢呼声此起彼伏,共呼大唐万岁!
李世民览捷报,心中大悦,至此,东突厥宣告覆灭。
李道宗将擒颉利可汗之讯传回长安,李世民闻之,激动不已,终雪渭水之盟之耻。颉利可汗被生擒,李世民感扬眉吐气,心甚畅快。
此时,陆家庄已铺就水泥路。虽不及后世之质,然亦堪用矣。
陆通自程咬金处闻东突厥之战已定乾坤,遂思如